1832期 第173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2-0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第一版 下一版 >
创新求变 主动作为
----------全省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发展速记      
新闻作者:文 / 记者 安立广 通讯员 柏 倩

近年来,随着民航的平民化、高铁的网络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私家车的普及化以及网约车的迅猛发展,道路客运量总是与“下滑”联系在一起。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公路客运量每年下滑率接近20%,我省往年十分火爆的“十一黄金周”道路客运量也已连续4年下滑。我省于2017年7月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传统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10月,全省客运企业自主确定道路客运班线运力投放,增加运力54辆车,更新运力86辆车;变更客运班线起讫地内站点涉及55条线路176辆车;长途班线富余运力转包车89辆,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了客运市场活力。全省开通通勤线路班车44条线路128辆车,开通景区直通车56条线路218辆车,使用电子包车牌63928张,进一步促进了运游结合和行业的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机场线路17条线路26辆车,进一步优化了线网布局,提升了客运综合服务能力。
外力支持 管理机构保驾护航
“恪守传统只会被淘汰,不转型就没有出路。”作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深知企业经营问题和面临的生存困境。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发后,我省立即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出台后全省道路运输企业反响强烈,认为这项政策“把脉准、措施实”,提振了道路客运行业发展的信心。为保证《实施意见》能够真正为道路客运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省运管局及时通过会议及宣贯会等形式,对《实施意见》的具体细则和办理条件等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引导客运企业改变经营策略,变被动生存为主动适应市场。
全省各级运管机构进一步发挥企业服务者的作用,在企业办理各项经营业务中简化手续、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确定班线运力投放、班次增减,自主变更班线起讫点,变原来的审批制为备案制。毗邻市、毗邻县客运班线由两地运管机构协商一致并公示,极大地节省了企业办理时间、简化了程序。支持客运企业富余运力转为包车客运,积极扭转线路车亏损局面。
积极筹划,开发新系统,为客运企业提供信息化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因素。2018年年初,省运管局在西安市试点使用的电子包车牌业务取得良好效果,电子包车牌的使用有效实现了“每趟次网上申请、网上备案、自动审核、单趟有效”的备案制管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经营,并在全省其他市区得到了推广。全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建设完成,在线汽车客运站123家,覆盖了全省82.79%的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方便了旅客购票,并降低了公众的购票成本,对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车辆运营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积极打造我省道路客运定制服务平台,制定定制服务规范,帮助道路客运企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内生动力 激发行业成功转型
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运输市场的要素加快流动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客运行业资源的利用率,这些皆源于企业调整定位,主动改革,谋求发展。
运游结合,开辟新出路。在民航和高铁可以替代大部分运力的时代,公路客运必须调整传统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灵活多变的特点,见缝插针,联接站点与景点,将旅游和客运融合起来,保证企业效益的长期增长。在加快传统客运“瘦身”、促进运游结合的过程中,我省客运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思路,梳理线路富余运力并将其转化为旅游包车,先后有汉中汽车运输公司、陕西平安运输集团公司、陕西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恒丰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对亏损线路车辆进行了“消化”,对企业资源进行了有效配置。在运游结合的过程中,我省很多企业做出了新尝试。咸阳市先后开通了咸阳(泾河新城)至乐华城、(泾阳)龙泉山庄至西安、(礼泉)袁家村至西安、袁家村至咸阳等定线旅游线路;铜川一运司成立了“铜川青年户外俱乐部”开展户外旅游,增加企业收益;渭南市打造“秦东旅游”客运品牌,开通华山-韩城、华山-咸阳机场线路,真正实现了客运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客运。
改变思路,拓展客运站功能。随着客运和互联网的结合,旅客在客运站停留的时间已经极大地缩短,站场的集散功能得到了提升。为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挖掘客运站场的商业价值,我省目前已有34家客运站依托站场资源建立了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集散地按照旅游服务前置化的思路,提供旅游宣传展示、信息咨询、旅游地图、旅游预订等服务。陕西平安运输集团以旅行社业务为主线,以西安城西旅游集散中心、西安三府湾旅游集散中心、西安城东旅游集散中心、杨凌旅游集散中心为基点,以客运班线延长线为依托,以省内外兄弟运输站场为支点,大力发展旅游直通车,全面布局旅游全产业合作,全面打造西部地区“交通客运+旅游服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陕西城际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以西安城南客运站、陕西城际运输公司、西安城南旅游集散中心、陕西城际酒店4个子公司为抓手,从原来单一的站场服务发展成为集站场服务、旅游运输、旅游集散、住宿餐饮、特色农副产品展示为一体的交通旅游综合体系,填补了西安市场上旅游直通车、散客旅游集中发送的空白,从成立之日起便深受公众的喜爱,也为公路运输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作出了贡献。
未来可期 转变思路创新发展
年底前全省互联网定制客运平台的试运行对我省道路客运运输组织方式将是一次升级改造,借助互联网的流动性破除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的弊端,促进客运市场进一步细分,满足乘客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西安市允许有实力的新企业进入市场,提升运输组织能力,引导企业发展新能源车辆、小型定制化车辆;宝鸡市宝运集团和秦龙集团扶风鑫安公司也开通了10条从宝鸡市区到各县区的定制班线,都是对定制客运的初步探索。
鼓励道路客运企业加强市场资源整合,也将是我省道路运输行业下一步的转型方向。目前我省部分道路客运企业规模较小,经营不规范,缺少品牌意识,提高抗风险能力较差。省运管局将鼓励企业整合资源,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抱团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车辆档次,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我省道路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