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版
下一版 >
大美公路入画来
---------- 304省道“美丽干线公路”速记
新闻作者: 文 / 薛政春

当你驱车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的象山脚下,一路向西,你会从车窗外看到一幅幅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画卷。这里山川俊秀,花木葱郁,处处是景,步步皆画。这里是304省道――一条通往革命圣地延安与黄龙县的山区公路,也是未来国家干线公路327国道的一段,韩城公路管理局辖养路段33.496公里。
304省道横贯韩城市板桥镇东西全境,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干道,沿线有19个自然村,居住着1.3万人,其中有369户1142个贫困人口。在道路提升改造中,韩城公路局以畅安路、旅游路、爱民路、产业路理念打造“美丽干线公路”,与“美丽乡村”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实现了无缝对接,改变了304省道过去技术标准低、基础设施差、路域环境差等面貌。韩城公路局先后治理28个平交道口、52处地质灾害,为群众硬化生产路11条、修复农田灌溉渠1200延米、建设居民房屋排水沟3185.2米,并在干线公路安装了“弯道来车电子显示系统”,为群众安全便捷走上致富路畅通了“最后一公里”。
为突显“公路+旅游服务”新理念,韩城公路局在打造美丽干线公路的过程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现场勘察,精心设计具有韩城地域特色和汉唐风格的公交站亭、停车港湾、休息服务区和便民超市等服务设施,这已成为公路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
公路展实力,生态添秀色。韩城公路局按照“绿色引领,生态为基”的发展思路,以公路增绿、旅游添景普惠民生。过去的竹园村头有一个大型垃圾场,严重影响着村容村貌和公路形象,公路人察民所虑,帮民所需,积极组织施工队伍,清除垃圾,平整场地,为竹园村民建造了一处大型休闲健身广场。眼前这个广场依山畔水,木阁长廊,运动器材一应俱全,已经成为村民与游客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来到柏林服务区,多姿多彩的园林广场映入眼帘,这里红色文化长廊曲径通幽,仿汉古建公厕洁净明亮,圆形石桌石凳古朴典雅,路边的候车亭更是别致,它像一卷等人阅读的汉代竹简,又似一幅鱼跃龙门的浪花图腾,突显了韩城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304省道属山岭重丘区,韩城公路局因地制宜,创新绿化模式,根据路况地貌,临山造地,见缝填土,依石载竹,尽力拓展公路两侧的绿化面积,在途经竹园村、柏林村、五四村、共裕村、薛峰村、王村等10个过村镇路段,采用了路宅分离的绿化方式,沿线设置了9处停车区、5处紧急停车带,施划了86个停车位,先后建成古朴典雅的公交停靠站3个、园林式的休闲健身广场2处、汉唐风格的公厕休息区4处,为沿线群众和游客吃住行提供了优美的休闲娱乐购物环境。同时,韩城公路局实行“路地共建”模式,在沿线两侧种植了樱花林,林带均在石头山的基础上打造,前后拉运土方4600立方米,填成4300平方米的绿化平台。
山路蜿蜒,峰峦叠嶂。沿304省道行车,你不仅远离雾霾,而且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尽情观赏满山遍野、如霞似锦、惹人陶醉的浓浓秋景,也可以看看山崖边垂直生长的竹子、平坦路段五颜六色的月季、整齐葱绿的黄杨球和染上秋色的红叶李等花木。目前,道路两侧已形成乔灌结合、花草相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尽显公路自然美和内在服务美。实施304省道绿化美化提升工程,韩城公路局共栽植樱花、竹子、月季、石楠球、女贞球、黄杨球、红叶李、银杏树等灌乔木和各类花卉18万株,种植草坪57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米,营造了“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致,群众自豪地说:“这里就是韩城的后花园!”
行进在景观大道,路上不时遇到身穿橘色工作服的养护工,他们侧身背对车流,清扫路旁的泥沙垃圾、浇花剪木,好似这条黑色缎带上永不凋谢的花朵。笔者与他们聊起美丽干线,他们说:“不文明行为,结不成美丽的花朵,只有文明服务才是最美的表现。”是啊!养护队员,常年工作在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水,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雪,无论严寒酷暑,风雪寒夜,他们始终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自己辖养的国省干线,他们是公路行业的丰碑。
站在新时代,韩城公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公路人以文明公路建设为根本,以“全域旅游”、“美丽干线公路”为示范,以“公路+旅游”融合发展为动力,以服务提质增效为保障,用铺路石精神推动行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公路文明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