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期 第173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12-25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科技创新护航长隧安畅
----------隧道分公司“科技兴安 管理强安”创新成果巡礼      
新闻作者:记者 张智勇 通讯员 张一琛

今年以来,隧道分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目标计划任务开展各项工作,持续强化隧道安全管理和管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确保秦岭终南山隧道安全畅通。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分公司以“科技兴安 管理强安”为战略部署,继续深化管理与创新,不仅将2017年首创并成功试点的POC对讲系统、消防高位水池监测与控制智能化系统、LED诱导灯改造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创新成果在隧道内进行全面推广并深入应用到了隧道安全管理中去,同时,包括智能预警交通信号灯、穿洞引风给氧工程、隧道2号竖井自然通风工程等一系列新开展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进一步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智慧消防云、互联网+消防平台为长隧“解渴”。秦岭终南山隧道消防水系统现已运营近12年,消防栓和消防支管道难免出现漏水现象,而且漏水点一般较为隐蔽,以往人工巡查或逐段查找方式往往费时、费力、工效低,且期间隧道高位水池水位已严重下降,给隧道安全运营造成了一定安全隐患。该平台通过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技术搭建,在消火栓支管处增加了压力、流量、智能传感器,经过移动通信信号网络将该数据实时上传至云服务器。监控值机员或隧道消防管理人员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只需利用一台可上网的电脑或手机登录指定网址,就可实时监测消防管道压力、流量。当消防管道或消火栓发生漏水,管道压力或流量变化超出一定范围,均能够根据对应漏水位置发出报警提示,实现了可随时随地监测数据并自动报警功能,极大提高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水消防系统终端监管的效率和实时性。目前,该自主研发的公路隧道智慧消防云系统已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路政专用折叠电动自行车打造隧道救援“轻骑兵”。由于隧道内无应急车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将造成事故点后方车辆长距离拥堵,以往路政执法人员只能徒步前往,无法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从而延长了事故处置时间,也加大了二次事故发生概率。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分公司首创将折叠电动自行车引入突发事件处置过程,结合特长隧道环境和特点,对折叠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订制。该车型配备照明灯、爆闪警示灯、警笛和路政执法专属标志,纯电动续航里程32公里,脚踏助力续航55公里,重量仅为14.2公斤,小巧灵活、方便实用;平时存放于路政执法车辆后备厢,当隧道内发生事故或车辆拥堵时,路政执法人员使用电动自行车,在最短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第一时间有效开展交通疏导和事故处置,大大缩短事故救援和拥堵时间,确保隧道安全畅通。
交通事故现场防闯入预警系统路政员安全“守护神”。为有效降低路政人员在处理事故、疏导交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隧道分公司经过长期考察与调研,在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率先引入“交通事故现场防闯入预警系统”,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警戒线的设置。该套设备由无线预警监测器、报警大灯、报警肩灯、充电运输箱四部分组成,具有使用简单、布置快捷、感应距离远等特点,现场布置仅需1到3分钟,感应距离最远可达1500米;当车辆非法闯入警戒区,系统可及时报警,提示事故现场路政人员及时避让,进而有效防范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
智能预警交通信号灯有效降低二次事故发生概率。为进一步确保隧道安全畅通,预防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2018年,分公司积极将车道指示器与报警器、爆闪灯联动远程自动控制改造后的智能预警交通信号灯进行推广应用。一年来,通过视频监控显示,经过改装的车道指示器已经真正起到了提前预警的作用,当指示器声光报警启动后,上游车辆普遍会降低车速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有效降低了二次事故发生概率。
吸附式洞壁轮廓标国内首创更易拆装更易清洗。分公司技术人员针对隧道内洞壁轮廓标数量大、难以清洗的实际问题,通过多次方案设计论证和实际效果比对,创新研发了一种吸附式洞壁轮廓标,并在隧道内进行了试点安装。这个新型洞壁轮廓标外形、尺寸、反光角度与传统轮廓标和规范要求一致,在固定轮廓标的方式上创新采用了磁力吸附方式,轮廓标分为不锈钢底座和轮廓标壳体两部分(壳体两侧反光膜之间的立面由螺栓连接两处磁性金属片)。需要清洗时,只需要养护人员沿检修道将需清洗的脏轮廓标逐个取下,并吸附安装备用的干净轮廓标即可。此次研发的吸附式洞壁轮廓标在国内尚属首创,通过安装和应用可极大提高隧道轮廓标清洗效果和效率。目前,该新型轮廓标正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分公司还积极推进隧道LED诱导灯结构改造工作,通过对LED灯及连接线进行改造,将原来拧在一起的电线改为插拔式,在LED灯珠表面粘贴透明塑料薄膜,方便清洗和更换;攻克传统LED诱导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了LED诱导灯的耐用性及寿命,降低了故障率与维护成本,大大降低了维护人员作业风险,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为隧道的行车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
升级改造隧道内洒水车清洗设备呵护长隧“容颜”。由于普通洒水车冲洗时压力大、冲力强,经常在冲洗隧道内路面时将水溅到隧道洞壁和检修道,造成洞壁和检修道附着污渍,交叉污染现象严重,影响了隧道整体路容路貌,同事产生了二次清洗洞壁费用。为提高路面清洗效率,减少洞壁二次污染,分公司养护人员通过反复改造和试验,在原洒水车设计基础上成功研制一款隧道内专用洒水车隔离挡板。经过现场测试,极大地解决了冲洗路面溅水造成交叉污染的问题,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做到了“小改造解决大问题”。今年10月,分公司再次对洒水车进行升级改造,安装了一套ZT-1200/2400型隧道壁清洗设备,革新了传统的养护作业模式,提高了隧道壁瓷砖、标线、检修道、护栏以及隔音墙等清洗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提升了路容路貌水平。改造后操作人员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7米清洗臂可以360度旋转与升降,能够有效避开危险区域,避免污水污染其它地方,清洗工作更安全,作业对象更精确。改造后该清洗设备动力来自洒水车发动机,车辆静止状态下,也能实现定点作业,其专用滚刷,具有摩擦系数高、吸水性大等特点,使清洗效果得到很大提高,作业过程也更加节能,更加环保。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