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期 第177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5-07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读三毛的《雨季不再来》
新闻作者: ■ 白锐鸽

最近儿子开始学习写作了。虽然他主动性很好,但是颇为吃力。想到原本还想培养他写诗,现在看来只是一个愿望了,内心满是惶然。于是,趁着他皱眉时,随手翻了翻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不成想,儿子写完作业,闹着要一起读。
先后读了《雨季不再来》里面的《偷钱》和《吹兵》。聊起文章的题目,儿子突然很灵光的样子,跟我说原来一篇文章主要围绕什么讲,什么就是题目,儿子说三毛写得真好,说着眼泪就出来了。
早上起来,我问儿子:“你觉得三毛算不算是一个作家?”,儿子说:“我觉得不算吧,她可能是一个文学家”。“哦,她算是文学家,具体来说是写作的文学家,应该说是作家了吧。文学家,评论家也算是文学家呢!”我说。
看着儿子那一脸崇拜的表情,心里颇有些吃味。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好生羡慕那么和谐的母子关系,可以探讨如此深奥的人生哲理。曾在儿时,就暗下决心,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和孩子交心,要写很多好的文字来与孩子分享。谁成想,今天竟然还是要依靠三毛的作品,来找到我们那么一点点的共鸣。仿佛岁月把你的神经调整地越发的迟钝,已经无法感触到儿时的那一点点欣欣然和豁豁然了。
所以,还是要感谢三毛,留下如此轻快有趣的文字与我们分享。总是把儿时的心理刻画地微妙微翘,似乎每个人都在那时经历了,但是却淡忘了。就说前天读的《偷钱》的一篇,似乎每个人都有过与三毛一样类似的经历,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炼狱,终于在物归原主的一瞬间,心灵明亮恍若白昼。
儿子问我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说有。到现在都还记得,约么四五岁的时候,不经意间得了父母十元钱。模仿别人到小卖部买了一大包江米条,然后蹲在麦草堆上一个人就着太阳拼命吃江米条时的情景,仿佛就是昨天的事。一晃,那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再读到《吹兵》,犹记起儿时的几个玩伴。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或年长,或年幼,总还是感情真挚地一如吹兵。在如今这个信息万变的时代,读一读《吹兵》,真切地感受到黄金有价,真情无价的至理名言。
如今的我们,在手机屏上动动手指,一切想要的东西就会蜂拥而至。仿若我们是自己世界的王者,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品评论足。放下手机,一切还有什么味道?真情与我何用?然而再读《吹兵》,却让我们真切地知道,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放下手机,用自己的感官去真切地感受这个世界,努力去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真情不是物质所能比拟的。真情的难能可贵是要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不断去维系去更新的。所以说今天读三毛的《雨季不再来》并不显得落伍,相反,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捡起你遗忘在记忆角落里珍贵的感触,让你以丰满的精神面貌面对或潦草或迷茫的人生。
开卷有益。就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清晨,得益于这样一本书,我们餐桌上的话题逃离了柴米油盐;得益于这样一本书,突然明白,我们的人生不要像分析文章一样,只要中心思想,只要人物性格概括,我们要有血有肉,要有感官和心理活动,我们要在感召力里推开自己人生的诗与远方。 (作者系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