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期 第178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6-18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读《故乡》有感
新闻作者:文 / 刘 婷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创作时间距今天也快一个世纪了,时光荏苒,但是每每翻阅总能发人深省,仿佛就是在自己的故乡发生的事情,书中的文字“生动活波又不失寓意,总能触及到心灵深处某个脆弱的节点;平实质朴而又有深意,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他的笔下无所遁形。”鲁迅的小说大多是二三十年代作品,但是承载的文化情愫经历了快一个世纪都没有落伍过,就在于他的文字凝练了一个“直”字,敏锐的文字,直接的白描,不留情面的措辞,刻画了社会各个阶级的生旦净末丑。有人说鲁迅的小说好比宫殿中雕梁画栋,“虽然细小,却更加分明,再推及整体,感受愈加切实”,可谓是“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这部小说的内涵丰富,每当看到触动心弦之处,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引起的共鸣让我对往事总能浮想联翩。正如有人说从他的文章中总能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同款”,我深表赞同,不同时期看他的文字,心境也大不相同。
小时候看《故乡》,看到的是童趣。“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让我对夏天在西瓜地里看瓜充满了憧憬。捕鸟的片段中,他说:“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看到这里,我和小伙伴在院子里也尝试过同样的方法,可每每差强人意,耐心等了好久,可鸟儿似乎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每当我感觉该拉绳了,手还没挨到绳子,它们就飞走了。后来长大后看抖音视频,有达人捕鸟的视频,好像还是搭竹篦拉绳的办法,但是人家就是一拉一个准,似乎还能找到点闰土当年的心境。
长大后再看《故乡》,看到的是变迁。“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我自从上大学离开老家,来西安也有好多年了,思乡之情经常萦绕心头,每次回家总感觉家乡在不断地变化,以前家门口的土路早都修成了水泥路,老家的土坯房已经成了红砖灰瓦的砖混房,炕虽然还在,但是已经成了砖砌结构,围墙上的标语从“深挖洞,广积粮!”变成了“养猪种树铺马路,发财致富靠百度!”家乡的变化是翻天覆地,鲁迅先生所处的国情与我们现在不同,那个年代由于社会的原因看到的乡愁,在当代社会已然大相径庭,回故乡看的是乡情。老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不时有人合影留念,村子里办的农家乐红红火火,后山上办起了生态养殖,山核桃林、板栗林、柿子林种类繁多,这已然不是我印象中的故乡的感觉,但我不由得为家乡感到骄傲。
再后来工作多年再看《故乡》,看到的是乡情。“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封建社会的阶级壁垒是造成这种隔膜的根源,三纲五常是那个年代是人们不可跨越的沟壑,社会的悲剧是躲不掉的伤疤。现代人的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和老家的同学们虽然相隔异地,但是同学群的热闹程度不亚于食堂的熙熙攘攘。在家办养殖场的铁头给村里建起了健身广场,说是让村里人有个拉家常的地方,在镇上搞工程的马脸把村里的待业的年轻人都带出打工,今年的同学聚会还是他包揽的,同学们在一起侃大山,久别重逢分外亲切。
每一次读《故乡》,虽然感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这个时代与鲁迅先生的时代不同,相比之下,现代中国各个方面都是蓬勃向上的,不管从社会还是从个人生活,很多新科技、新理念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能拥有现在的生活,享受的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带来的成果,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走的就是一条本来没有的路,实践证明这条路走的很对,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大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必将从这条路上延伸。
 (作者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