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期 第178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6-18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麦 收
新闻作者:文 / 杨永春


端午小长假与高考、夏收不期而遇,寒窗十年的莘莘学子收获学习成果的日子,正是辛苦一年的关中农民收获劳动果实的时节。
在全民为高考助力让路的日子,我抓紧短暂的假期回家帮父母收麦,也算为减少城里的拥挤和喧嚣做些贡献。母亲在电话里说,不用着急,已经割了两片地了,就剩下一片了。这几年村子里收麦都用上了联合收割机,家家户户的承包地也都从原来的小块块变成了两三亩甚至更大的地块,便于农机作业。
进村的水泥路上,铺满了金灿灿的新麦,一直蜿蜒到家家户户的门口,麦收季节的通村水泥路变成了缠绕着村庄的金腰带。正在晾晒的麦子被木耙子拉成波浪形,在阳光下分外耀眼。头发花白、面庞黝黑的大叔,圪蹴在砌了瓷砖的崭新门楼子下,手捧搪瓷大碗,一边吃饭一边晒麦,脸上充溢着满足的表情。不远处的旷野里,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农用三轮车往来穿梭。尚未收割的小麦籽粒饱满,沉甸甸的低垂下头,在风中刷刷作响,似乎在等待颗粒归仓。收割机所到之处,留下整齐的麦茬。一车车麦子从地里运回水泥路上,晾干的很快被拉走,新收回来的继续晾晒。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与村子里的收割机都卯足了劲,谁的速度快就能多收几亩。“夫妻档”的机械作业组合很是默契,男人驾机收割风风火火,女人揽活收钱利利索索。村民们也不排外,谁的机子来了,见缝插针,一顿饭的功夫,两三亩地的麦子就拉回晒场上了。这个季节的村子里、田野上,新麦的清香,麦秸的土腥,机械的律动,村民的欣喜,构成一幅水乳交融、赏心悦目的乡村图画。
曾经那些割麦、捆麦、垛麦、碾麦的景象已经成了尘封的记忆,走村串乡的麦客,垛麦垛、扬场、旋筛子的把式们已经老了或者走了,这类手艺在今天已经不需要传承了。我至今清楚记得那时割麦最怕的是来上一阵子雨,地里的麦捆要赶紧拉到场上垛起来,来不及拉回去的要立即在地里垛起来,拉麦、晒麦的人心急火燎连颠带跑,场上正在碾麦的拖拉机“突突突”直冒青烟,乡亲们生怕让刚刚割下来的麦子淋了雨受了潮。在今天这样的麦收季节,过去那些忙得恨不得“八个手挖抓”的情景不复存在了。
中午12点,父亲准时收听陕西农村广播的天气预报,听完后要坐在家门口“广而告之”。麦收时节每天有6次天气预报,父亲要提前计划把晾晒的麦子装进袋子放到避雨处,或者堆起来苫上彩条布第二天继续晾晒。晾晒干后用一个小型电动扬场机清理杂质,收拾成干净的精麦,然后装在大约两米直径的铁皮桶“麦包”里,过上一段时间就会招呼子女们回家拿些新麦磨的面粉。家里的简易型扬场机是两三年前我和父亲一起去集上买回来的,本来卖家要了130元,父亲最后讲到了120元,他为争取到这样的优惠价很是高兴。
在母亲准备午饭的当口,一位爷字辈的本家让父亲帮忙去卖麦。父亲回来说,他家的麦子不太干,现在都是仪器检测干湿,每斤要扣二分钱,按一块一毛三卖了,一车(机动三轮车)麦要少卖15元钱。父亲的意思大概是以前用手揣、用牙咬来感知麦子的干湿时,也许可以卖个正常价格。不过这样的价格丝毫不影响本家老太太“多收了三五斗”的兴奋,她在街道上高喉咙大嗓子说孙子谈了对象,开销大了,她给了孙子100元。她这样的“卖派”我完全能理解,这几年农村小伙子不好找媳妇,而且“天价彩礼”司空见惯,孙子未雨绸缪,奶奶当然高兴。老太太的儿子和媳妇去了远乡打工,孙子在市里的技校上学,学费全免。我在去地里收麦的路上见到了四叔,他家的麦子晒了两天之后,除了留下一点吃的,其余的直接就送到收购站。今年的收成好,价格也平稳,估计比往年能多收入几百元钱吧。卖完麦子后,四叔和四婶又要去城里带孙子了。听四叔说,前几年好多乡亲觉得种地不划算,这几年倒有许多人要承包别人的地来种。下一步村子里还要进行土地流转,一户种的地多了,收益也就提高了。
前几日,读高二的儿子班级组织“家长大讲堂”活动,我在谈到“吃苦”的话题时,引用了初中老师说过的话:好东西都让农民吃了,你看他们拉一上午架子车,回来端一碗面条,菜都不放三下五除二就A完了。我自以为是的幽默并没有引起在座四五十位00后少年的共鸣,他们当中见过架子车的不多,能够体会在田地里汗流浃背劳动一天,回家后又累又饿的感觉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我们的祖辈、父辈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中养育子女,曾经让我们这一代引以为豪的就是我家的馍比你家的白,而在我们的父辈那里,能够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欲望。如我一样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70后,从农村走出的新市民,虽然没有吃过太多苦,但仍然保存着勤俭的基因。然而,今天的孩子,只要点一点手机,外卖很快会送到门口。
儿子通过微信把新鲜出炉的高考作文题发给我,我粗略浏览了一遍,引经据典发给他一句话: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不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吗?我自以为是、不失时机的“教导”最终没有等来半个字的回复。谈到劳动,特别是作文素材中所讲的学习之外的劳动,我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
麦收之后,短暂热闹的乡村又要归于沉寂了。孩子们大多去了城里上学,村庄成了老人坚守的阵地。央广新闻说,今年全国小麦主产区机收率达到98%以上,有的地方已经用上了无人驾驶的智能收割机。这让我想起那句早已不流行的流行语,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作者系陕西路桥集团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