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期 第179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7-0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但能护平安 岂云惮险艰
----------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安全生产业务工作纪实      
新闻作者:文 / 杜 迁 陈瑞琦
支党河特大桥主墩足有175米高,是旬邑至陕甘界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每周有上百名工人在高空轮流穿梭作业;秦岭天台山隧道1号斜井长962米纵坡高达40%,工人们日常上下需乘坐8分钟有轨矿车;西镇高速沿线的泾阳河,汛期施工多次经历高达750米/秒的流量,洪峰可将数吨重的装备瞬间冲走,防汛压力巨大。每一天,全省在建的23个交通工程重点项目,有超过5万名建设者在辛勤施工,206个掌子面在开挖,310个薄壁空心墩在浇筑,超过15000台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在繁忙运转,构成了我省交通建设领域的巨幅画卷。近年来,重点建设项目5次荣获交通运输部平安工程冠名荣誉,每一个安全生产工作的荣誉和认可都是这幅画卷的美好见证。在画中,在无数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现场,都留下了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工作人员的身影。
风雨兼程 不忘初心
“十三五”以来,我省交通建设规模再创新高。目前全省处于大干状态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大型水运工程共23个,远远高于“十二五”建设规模。子姚项目地处陕北,黄土隧道土质疏松、极易坍塌,施工时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宝坪项目深入秦岭,隧道内常出现涌水,一度需要乘坐皮划艇才能到达掌子面;合铜项目有16个超过100米高的薄壁空心墩,每天超过1000人次通过施工电梯上下,这些各种风险都对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工作提出了挑战。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安排,省交通工程质监站配合省厅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工作。面对不断拉长的建设战线、复杂多变的施工工艺、持续提高的社会关切以及急剧增长的工作量,站领导带领全站职工团结协作共抓安全,积极研判形势,转变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大力贯彻落实制度,以重大风险监管为重点,主动服务,拼搏工作。两年来,主要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年累计野外出勤均超过160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权百良一度由于出差连续加班到深夜感染肺炎在工地上输液,风雨兼程,不忘初心就是他们的写照。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省交通工程质监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理念,始终坚守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始终牢记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最好的效益、最核心的竞争力、最基础的工作,坚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全力以赴配合省厅开展相关工作,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依法依规 狠抓落实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建立。两年来,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全面督促建设项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构筑双重预防机制决策部署,对项目驻地选址、施工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及通车前安全性评价等工作都进行了要求,并严格检查。2018年,检查督促7个项目加快建立机制、25个施工单位规范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今年,全省各交通重点建设领域基本形成双重预防机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安全生产条件核查制度成为安全生产监管红线。为促进安全生产条件落实,推动平安工地建设,我省严格实施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备案制度,将安全生产条件审核作为施工前置条件,凡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一律停工。2018年,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对未开展安全生产条件核查工作的6个建设单位、37个施工和监理单位通报批评或暂停施工,落实安全生产条件通过制度得到了保障。
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及审批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在省交通工程质监站的认真检查、大力宣贯下,目前我省在建项目基本都能落实开展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工作。
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得到落地生根。为吸取“8.10”事故教训,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确保项目交通安全设施、道路安全管理设施与道路工程同时投入使用,省交通工程质监站依托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将公路项目交工阶段安全性评价工作与通车前交通安全设施核查工作作为交工验收的前提条件。目前,该项制度已经得到较好的落实。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得到根本性好转。两年来,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坚决打击无证或持假冒特种作业证件上岗问题,一面通过培训辅导宣贯规范,督促建设项目先后组织600余人参加培训取证;一面严格查处,两年清退转岗332人,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持假证行为极大净化,人为不安全因素大幅度减少。
抓住重点 严格监管
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审时度势,将危大工程作为监管重点,对症施策。5月,在全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共摸排出重大事故风险400处,其中桥梁、隧道风险总量高达87.1%。省交通工程质监站研判形势,督促建设项目高度重视,务必将隧道、桥梁安全施工作为头等大事。
在检查中,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发现超前地质预报不规范、安全步距超标、监控量测不到位,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通病,经常陷入发现、整改、再发现、再整改的死循环。2018年,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对其进行了重点整治,一年多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大为规范。2019年省交通工程质监站通过挂牌督办、约谈通报等手段,狠抓安全步距超标问题,全省隧道安全步距控制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陕北、关中地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总体上控制较好,旬凤、宁石项目一些隧道采用微台阶法开挖,仰拱安全步距控制较好。下一步将在隧道监控量测方面进行重点治理,破解量测频率、精度不足等顽疾。
高墩大跨桥梁高空施工人员动辄三四十人,风险极大,施工配套的塔吊、爬模等大型施工装备安全监管是建设项目一大短板。2018年以来,我省高墩大跨桥梁数量巨增,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及时梳理了相关法规,对如何开展好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起重设备和爬模等大型模板安全检查专门做了研究,并开展了针对性的检查和培训,严格要求建设项目加强对墩身预埋的模板爬锥等受力构件的力学性能检验,加强对施工电梯、塔吊等特种设备的定期功能测试和检验,技术能力不足的要委托专业单位帮助开展相关技术工作,确保设备性能安全可靠。
2018年,省交通工程质监站检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441处,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7处;责令停止开挖隧道16道,纠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报告140余份,批评危大工程安全条件核查工作不规范的施工和监理单位37个;通报安全管理人员82名,清退转岗无证上岗特殊作业人员254人,停用特种设备8台。今年检查发现问题329处,挂牌督办安全生产管理问题2处。通过严格监管,推动我省交通建设项目不断增强重大风险防控能力,坚决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问题导向 加强服务
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加强培训、精准施策、逐项治理,帮助建设项目补齐短板夯实底板。2017年以来,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先后对建设项目1100余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与省公路学会联合举办了2期安全生产培训班。
针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检查随意性强、缺乏规范的问题,省交通工程质监站编制了《陕西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检查清单》,详细列出了安全生产检查项目和标准,检查人员对照清单开展工作,更加便捷、高效、规范和全面。
针对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履职水平低的问题,省交通工程质监站从狠抓安全日志填写入手,统一填写标准,形成了一套日志记录“模板”,受到安全管理人员的广泛欢迎,反响热烈。一年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履职水平明显提升。
特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一直是施工现场的移动风险点,制约着本质安全。省交通工程质监站通过梳理了法律法规及安监、公安等不同行业相关要求,对我省交通建设领域特殊作业人员持证规定进行了统一,并开展打击特殊作业人员无证持假证专项活动。上半年抽查特殊作业人员1277人,无证人员仅78人,持证环境有效净化。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