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期 第179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07-26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凡人善举汇聚不凡力量
----------记宜富分公司富县南收费站收费班长李涛      
新闻作者:文 / 高 琦
他是一个淳朴敦厚的陕北汉子,工作中勤奋踏实,吃苦耐劳,是同事们学习的好榜样;生活中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把奉献自己和帮助他人当做人生最大的快乐。他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诠释出助人是快乐之本,他就是宜富分公司富县南收费站收费班长李涛,奋战在交通战线上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十年如一日,他心怀大爱,将一腔赤诚奉献给高速事业,用自己的凡人善举“践行核心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前行,绽放光芒!
工作时 他热心服务情暖司乘
李涛为人谦和、善良,是大家眼里的“热心肠”。工作中,他总是积极为过往司乘排忧解难。有一年寒冬,一辆轿车缓慢地驶出收费车道,停靠在富县南收费站外广场,司机神色焦急的走来走去。外勤人员了解情况后,报告给了班长李涛,他立即拿着工具箱和千斤顶等工具为司机更换轮胎。陕北的冬季,晚上总零下十几度,他却顾不得寒冷一心只想赶快修复车辆。看着汽车安全驶离收费站,尽管他的手被冻得通红,蹭得满身灰土,可是他却感到分外踏实。
今年元旦前夕,李涛在收费车道打扫卫生时捡到一个黑色钱包,打开发现包内有驾驶证、身份证、银行卡和部分现金。为了尽快找到失主,他将情况报告站领导后,根据身份证上的地址迅速联系当地派出所,在民警的帮助下查到失主的联系方式,最终与失主取得了联系并归还钱包。几天后,失主贺先生专程赶到富县南收费站,送来一面写着“冬月寒天季节善举温暖人间 名企英才荟萃职员拾金不昧”的鲜红锦旗,对李涛暖心服务和拾金不昧表示感谢。本是一个平常的举动,但却被司乘铭记,一面小小的锦旗不仅代表着感谢,更代表了司乘人员对李涛文明服务的肯定。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司乘有需要,李涛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积极发挥榜样力量,弘扬和传递正能量。
单位里 他乐于助人显真情
在富县南收费站这个大家庭里,李涛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助手涛”,这是大家对他亲切的称呼。同事生病住院了,其他班组人员请假缺人手了,谁家里遇到困难了,我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有一次,同事宿舍的马桶出现了问题,经检查后发现是下水管道堵住了,李涛二话不说找来工具疏通下水管道,干净的衣服上沾满了污渍,他却毫不在乎。今年二月份,晚上十一点刚下中班的他回到宿舍后,发现室友捂着肚子,面色惨白,他赶紧换好衣服开着车带同事去医院检查,原来是急性阑尾炎,他帮着室友办好住院手续,守在床前,直到同事的家人赶到他才回到站上。他是“助手涛”,也是“知心涛”,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就像冬天里温暖的阳光,不耀眼却让人温暖无比。
生活中 他热心公益多善举
从上大学开始,李涛就是一名热心的青年志愿者,寒暑假多次参与乡村支教、阳光助学等活动。近年来,他坚持无偿献血10余次,累计献血3500毫升。工作后,他更是积极参加社会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工作9年,收费站每年的“爱心送考”活动,他都提前筹划,组织成立“爱心送考车队”,为考生送去关怀,提供方便。每年高考的日子他将自己的私家车上贴上“爱心送考”标志,在富县袁家村、洛阳社区等村庄进行宣传,并通过村委会喇叭通知各家各户,他还精心准备了小卡片,上面印有联系电话和车号发给群众方便联系。村里的群众好奇的问,你一天这么忙,还有时间出来干这些事情,李涛微笑着说:“能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自己感到很荣幸”。
2013年,在“学雷锋”活动中,他认识了厢寺川林场的孤寡老人李铁柱,看到双腿残疾生活艰难的老人,他心里萌生了长期帮助老人的想法。从那以后,他总会利用休假时间去老人家里挑水、劈柴、打扫卫生,帮老人购买食品蔬菜、生活用品。老人身体不好,有一次旧疾发作,刚上完夜班的李涛接到老人的电话想都没想就开着车接老人去医院,他像儿子一样带老人检查、住院,利用下班时间护理、照顾,同病房的病友都羡慕老人有这么一个贴心的“儿子”,得知老人和李涛非亲非故,大家更是从心底里为他点赞。五年的时间,他用爱心、耐心和行动与老人之间建立了一份深厚亲情,老人也总是逢人就说:“遇见李涛真是他的福气,他早就把李涛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了。”同事们也都对李涛竖大拇指纷纷称赞,李涛却腼腆地笑着说:“这是他应该做的,只要老人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福分。”
今年3月,他还自发组织同事助力扶贫工作,富县羊泉镇八合村有一名贫困户因脑梗后遗症造成行动不便,老伴儿也年迈多病,儿女长年在外打工,老两口一直靠家里的几亩果园勉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辛苦。每到果园管护的关键时期,老两口就因劳力不足而发愁,他了解情况后,自发组织利用业余时间在农忙期帮老两口疏花疏果,喷洒农药,除草施肥,每次去老人家里帮忙,他总是干得最努力的那个,尽管自己家的果园也急需他帮忙。每逢节日,他还自己买些补品给老人。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他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