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期 第182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9-11-1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一条路的前世今生
新闻作者:○ 孟撼宇



在渭北高原的南缘,有一座叫做铜川的城市。一条210国道如同巨龙舞动、大河奔流纵贯南北,穿越历史沧桑、见证人间繁华。

历史上的210国道的称谓不一,身影在历史中却清晰可辨。

唐朝时期它就是长安通往北方的延州古道(驿道)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支线,只不过那时候它的军事意义远远大于其经济社会意义。借助这条路,唐宋时期“六大窑系”之一的耀州窑出产的耀州瓷得以扬名天下;从唐长安城北上的大诗人杜甫留给同官城“县古槐根出”“连天走穷谷”的诗句。

民国时期,这条路叫做咸榆公路,饱受战争创伤。伴随1922年陕西第一条公路西潼汽车路的修成,宣告驿运时代的衰落和公路时代的开启。1931年的“九一八”使得国民政府认识到西部交通建设迫在眉睫,1935年,咸榆公路建成通车。宽处6米,窄处3米半,属于勉强通行的土路,弯急坡陡,毛驴仍然是咸榆公路代步主要工具,加之由于战争因素,一遇下雨,桥梁中断道路瘫痪,所以虽然叫公路,毕竟财力匮乏,久修不通是常态。远不如今天的乡村道路。1937年抗战爆发后,驿运重新受重视。1943年10月11月至1944年1月省上拨款于重点对咸榆公路耀县至洛川范围桥涵及路面进行了整治,石台木面桥发挥重要作用。1947年为了进攻延安军事需要,国民政府投资数十亿修建咸榆公路沿线石拱桥或修复木面桥,并加铺咸阳至界子河至甘泉之间路面碎石,其中耀县至宜君南之间的51公里历经4个多月完成任务,实际为宽度3公尺,厚度11.7公分。至铜川解放前夕,咸榆公路失修失养、破损严重,铜川至哭泉28公里路程要马车三天才能到达。

革命战争时期,咸榆公路留下无数仁人志士进行土地革命、投奔延安、救亡图存、为民请命的红色印迹。1933年3月下旬,刘志丹、王世泰率领红军打下金锁关,截断咸榆公路南下三原、泾阳等地进行外线作战。“西安事变”后的1937年2月6日,贺龙、关向应率红二方面军司令部直属机关,从泾阳县云阳镇,沿咸榆公路经富平黄堡等地,移驻陈炉镇(现印台区陈炉镇),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经过铜川回延安。1941年10月,林伯渠写下“北上咸榆道,坎坷殊未平。盘关微吏峻,渡水一舟横。”便见当时通行难度和社会的动荡。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路被称为咸宋公路,担负经济复苏的重要使命。1949年11月铜川组建专业公路养护队。1952年3月,铜川成立“咸宋公路工程局”对咸榆公路按照六级公路标准进行改建,7个半月的施工,建桥18座,改线17公里,路基全部加宽至7.5米,并新铺碎石路面。

1964年开始,这条路改称为西包公路,开始它质变的起步。当年省上对西包线西安至延安段进行“歼灭战”式的油路铺筑,铜川境内的第一条黑色沥青路面诞生——28.37公里的铜(北关大石桥)柳(林沟)油路。1970年代张铁民任铜川市长期间开始大力整治城市环境、治理漆水河和改建二马路;从1976年开始,省交通厅按照交通部统一部署,对干线公路进行了二级技术标准改建,西包公路在铜川城市黄堡至马莲滩之间的布线走向和道路标准基本固定了下来,铜川“南门难进”局面基本改观。1990年底铜川境内西包公路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沥青路面技术标准。

从198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干线公路编号制,西包公路成为210国道的一部分。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宜君路段的通行经常发生“梗阻”。1984至1990年间,省公路局组织、铜川配合先后对哭泉坡、偏桥路段、宜君县城和南山峁路段实施改建,但仍被称“难行路”。1990年以后,为了彻底解决铜川“北门难出、屡修屡坏”的局面,铜川公路交通部门向上级提出利用银行贷款、收费还贷形式,分阶段改造辖区内水文地质不良的西包公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至2000年正式投入分期实施阶段。前后10年时间境内国道完成了由黑到白的“变脸”,铜川也被省内业界人士成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博物馆”。

进入21世纪,中国发展步入提速换挡的“快进模式”,210国道再次迎来蝶变机遇。随着城市南扩战略实施,南北不畅的问题再次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市委市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修复(试点)等重大机遇,“交通强市”、“渭北交通枢纽”决策应运而生,一场史无前例的攻坚大战弛而不息。自2012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主导对境内川口至青岗岭之间25公里210国道进行“白改黑”和一级公路标准改扩建,原路基加宽、改线和新建路基桥梁各占三分之一,并融入市政化标准,提升其城市化功能。经过数年建设,现今的210国道川耀段,设施完善、环境整洁、行车顺畅,治污降霾网格化,安全监控信息化,沮河特大桥和漆水河特大桥成为气势壮观的新地标,蓝天绿树和鲜花碧草成为标配,区域历史文化景观点缀其中,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道路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作用相得益彰,被群众称为幸福走廊,洋溢转型路上铜川人的精气神,彰显现代路网建设的新高度、铜川城市形象的新魅力。

210国道还是一条充满人间温情的暖心之路、支援国家建设的能源之路、建材之路。从1938年到1942年以至于解放前夕,无数的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难民沿咸榆公路或咸铜铁路来到渭北挖煤养家糊口,躲避战乱。解放后的50、60、70年代,国家布局重大项目和“三线”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渭北铜川和咸榆公路、咸铜铁路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接纳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他们安家落户、勤劳奋斗,“移民城市”“小河南”的称谓由此传开。70年来,咸榆公路和咸铜铁路优势互补,联手向全国输出了6亿多吨的煤炭和2亿多吨的水泥产品,让铜川“点亮”半个中国,见证国家走过的辉煌历史。

210国道的前世今生,惊艳了时光,见证了使命担当。尽管历史上210国道的线路多次变更,解放后铜川境内先后出现川王、宜上、尖陈、铜罕、铜王、金小等县域支线公路十数条,尽管1992年和2000年先后开通三铜一级公路和铜黄高速公路,但210国道在扮演铜川城市南北出行、集散人流物流的大动脉角色不仅没有淡化,而是演变成了支撑铜川城市南北发展的“脊梁”“快车道”,成为追赶超越、建设美丽绿城、幸福康城的坚强支撑和有力印证,带来的是古城的华丽蜕变、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容、区域中心地位提升、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支撑着“开往春天的列车”全速驰骋!

 (作者系铜川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