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期 第192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10-2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调结构货畅四方 促发展绿美三秦
新闻作者:文 / 白秋薇

车轮铿锵,列车飞驰,自今年5月开行全省首列砂石骨料“公转铁”绿色专列,宁西铁路上的商洛车站变得繁忙,该市大量优质砂石骨料伴着声声汽笛运送到西安新筑车站,成为我省及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原料的主要供给。商洛陆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震介绍,预计今年将通过铁路发送砂石骨料60万吨。过去这些货物全部是由半挂车运输,存在车源紧缺、尾气排放严重和安全事故频发等诸多弊端。“公转铁”不仅畅通了与企业间的“最后一公里”,也取得了绿色发展—企业效益—铁路效益的“三赢”效果。

自运输结构调整以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各级政府、企业不断加强工作合力,落实重点任务,出台配套政策,全力推进目标任务完成。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铁路货运量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8963.2万吨,完成1.094亿吨铁路货运增量任务的81.9%。

提质增效扩运能

“今年上半年,我们发送煤炭117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面对疫情,发送量不降反增,这个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陕煤集团榆林销售调运部副经理王芃孜说,这种“出乎预料”源于铁路部门的一系列让利组合拳。

我省煤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三,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因疫情煤炭生产受阻,一定程度影响陕煤外运。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动走访省内煤炭、钢铁、石油、焦炭等重点企业,根据需求推出“门对门”服务,推行大宗货物“一口价”。同时积极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对经唐呼、瓦日线发往曹妃甸西、日照、梁山北港口的整车煤炭,实施10-20%的运价下浮。与84条专用线企业协商减低专用线中转费、站台费等前端费用,平均降幅25%。

中铁西安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利铭介绍:“我们充分挖掘运输通道潜力,构建陕煤外运新格局,畅通‘北上东出南下’外运通道。北上用好唐呼线,开辟陕煤下水通道。南下加强扩能改造,大幅提升包西线通道能力,发挥浩吉铁路能力,促进陕西煤炭到华中地区持续增量。”浩吉铁路于2019年9月提前半年开通,运输能力每年达2亿吨。2020年上半年浩吉铁路发运煤炭976.28万吨,陕煤占92.78%。该局还通过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实施铁路扩能改造、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等措施力促运输结构调整。今年疫情期间,中铁西安局集团货物发送量同比增幅位列全国铁路第一。据了解,该局承担全省三年货运增量为7910万吨,2020年需完成增量3434万吨。1-9月份中铁西安局集团货物在陕发送量完成15247万吨,同比增量2775万吨、增长22.2%。

统筹谋划聚合力

出台《陕西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一类重点源头企业监控覆盖率达到58.2%,政府公示重点货运源头装载企业监管率达到96%以上;省交通运输厅拿出2528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今年1-9月份,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2793列,同比增幅80.8%,运送货物总重215.6万吨,同比增幅48%,其中中亚方向开行775列,欧洲方向开行2018列……在日前召开的全省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交通运输厅围绕4大行动17项任务列清单、找差距、补短板,加快全省运输结构调整工作。

在这场蓝天保卫战中,我省统筹谋划,工作合力不断增强。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共13个单位,建立了省级会商机制,及时研究工作推进中的问题。与省发改委、西安铁路监管局和中铁西安局集团成立了督导组,定期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报告省政府。与工信、财政部门联合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辆,与公安部门联合实施公路超限超载治理,有力地支撑了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有效推进。全省13个地市均建立了由市政府(管委会)领导的工作机制。延安市、咸阳市印发了实施方案,榆林市将其列入市政府年度考核范围,保障了运输结构调整的有序开展。相关企业加紧落实重点任务,中铁西安局集团与41家煤炭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464笔共1.2亿吨,神华包神铁路集团取消了管内地方煤炭发运客户综合服务费,陕煤集团自今年6月起主动降低靖神铁路运费5%,增强了运输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

“从增量指标和两个80%的指标要求看,我省压力不小,各地市工作进展不一,差异较大。”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夏晓中说。他表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聚焦关键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着力提升铁路运能、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公路货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加强资金政策的支持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六个着力”精准施策,尽最大努力完成好既定目标任务。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