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宝鸡公路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先行引领作用,以保障管养道路安全畅通为天职,坚守初心谋发展,牢记使命求突破,路网等级和路况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全面养护,不断提升路况水平。面对养护费用紧缺、大中修工程规模锐减、生态环保约束收紧、在建高速公路影响等各种不利因素,公路局先后开展了“我当一天养路工”“三清三亮一规范”劳动竞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劳动竞赛、养护技能比武、优良路段学习观摩等活动,狠抓路容路貌、切实提升路况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了养护工作的及时性、预防性和全面性。坚持在落实落小落细上下功夫,坚持每天清扫路面一次,过村镇路段每天至少清扫两次,做到路面清洁无杂物、绿化带美观无杂草、视野范围内无垃圾。不断加大公路绿化工作力度,确保宜林路段绿化率达到100%,努力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赏心悦目的公路交通环境。持续推进美丽公路创建,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节点,加快服务区(停车区)建设,打造“畅、洁、绿、美、安”的公路交通环境。
加强工程建设“五化”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公路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对所有公路工程项目倒排工期,加强阶段目标考核,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科学合理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形成“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申报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工程建设中,按照“五化”管理要求,强弱项、补短板,树立全员质量意识,研究制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细化措施,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全局公路工程质量监管全覆盖、无死角。严格招投标管理,优中选优,好中选好。在组建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时,让真正懂业务、会管理、责任心强的具有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各项目办从工程原材料质量、人员机械配备、工序工艺控制、工程试验检测等基础环节入手,优化设计,规范施工,慎重变更,全面加强对工程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有效管控。在施工过程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工地扬尘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工程。各参建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查责任事故,着力打造“品质工程”。
加强路政治超管理,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按照交通行政执法“四基四化”建设要求,公路局先后投资320余万元,为4个治超站全部建成了站前电子抓拍系统,对违法闯站、逃检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针对辖区短途砂石车辆违法超限抬头现象,与交警部门联勤联动,组织开展为整治砂石料超限超载运输专项行动,遏制了“百吨王”等大型货车的超限超载行为。将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活动紧密结合,实行项目捆绑、同步安排、整体推进,全市干线公路沿线视觉感观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按照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安排,公路局查漏洞、补短板、控风险、除隐患,防范遏制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对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的212省道草凉驿、黄牛铺两处公铁立交,积极向上级汇报,并与铁路部门对接,目前草凉驿公铁立交项目公路部门改建部分已基本完成,黄牛铺公铁立交项目因铁路方各种客观原因,暂无法实施。为消除黄牛铺公铁立交路段安全隐患,投资20多万元,新划了减速振荡标线,栽设了标志、凸面镜、闪爆灯等安全设施,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公路出行服务品质。公路局充分借鉴城市数字化管理模式,强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在应急服务中的作用,做到上下信息畅通、安排部署及时。给宝鸡市66个道班安装了固定电话,接入宽带,所有基层单位均成立了值班室,公路局设有专职路网信息科,并建立路况信息微信群,把大部分一线职工纳入信息采集群,构建了道班-县段-市局完整的三级信息报送网络体系,做到突发事件能够随时随地报送,为及时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面对恶劣天气,全员上路,抢在第一时间保障管养道路安全畅通。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四有”公路人。公路局依托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坚持对职工进行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在一线职工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公道正派、群众口碑好的干部职工有机会有舞台。情系一线,坚持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和“五小道班”建设,努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家属楼多年尾留房款问题、为聘用制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登记入库,解决了一大批关乎职工生产生活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
“十四五”开局的号角已经吹响,宝鸡公路人将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乘势而上,系统谋划,重点突破,全力打造富有宝鸡特色的美丽公路,不断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宝鸡“四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