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期,为强化后续管理,巩固交通脱贫成果,安康市汉滨区采取“一岗一长一基金,两查两调两纳入”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村组道路资产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岗”即开发公益岗位养护公路。按照人均养护3公里的标准,累计开发公路养护公益岗位1332个,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公益岗位养护村组公路,上岗人员原则上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定,每人每月补助500元,按季度打卡到人。“一长”即公路路长。明确村委会主任是本行政村村级路长,具体负责本村辖区内村组公路日常养管的组织管理,对本行政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进行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对本行政村公路养管成效负主责。“一基金”即村集体收益用于村组公路养护。建立村组公路养护管理基金,把村集体20%收益用于村组公路养护管理,主要用于5立方米以上20立方米以下小型水毁工程。
“两查”即两级检查。区级指导、检查、考核镇办对村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养管成效等情况;镇办督促、指导、检查、考核村级路长履职情况、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作用发挥情况和村组公路养管成效。两级检查信息资源共享,每季度一检查通报,每年度一考核总评。“两调”即两个方面的动态调整。一是由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及时调整村组公路列养里程,对应调整和新开发公路养护公益岗位;二是由镇办负责,根据日常管理和检查考核情况,对公路养护公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两纳入”即把村组公路养管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按照政策标准把村组公路养管经费纳入区级预算予以保障。
2016年至今,汉滨区实施交通行业扶贫资产项目7类1956个,资产总额11.5亿元,项目全部完工投用。其中新建村组道路项目759个1687.6公里,资产7.9亿元,全区村组道路总里程达到4157公里,100%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贫困村30户百人以上自然村(组)实现了3.5米宽以上水泥路全覆盖。按照扶贫资产管理有关要求和程序,汉滨区在2020年7月底前与镇(街办)进行了确权并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