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几件老物件,经年藏在角落,派不上用场,但要扔掉,老公就坚决不同意。这些老物件中,其中有一件可谓从“登台”到“撤台”我们都全程参与见证——“三秦通”高速公路电子支付卡,它饱经岁月侵蚀,隙缝折痕里都是故事。
书房里搁着一张破旧不堪的“三秦通”通行卡,这是几年前老公车饰内最奢侈的物件。2012年起,三秦通营业网点正式在吴靖高速绥德管理所落址,开始了业务办理工作,起初要想赶这个时髦,必须得先充值才能办理,方可享受通行陕西高速公路打折、优惠、快速、便捷、安全的通行费缴纳畅行服务。当时,我为了让老公提早享受电子支付,便花了我一个月的工资,为他充值办理了三秦通支付卡。这张印有青山环绕下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和陕西高速公路双向畅行相切,及陕西交通纵横八方的地图和服务网址、电话、须知等为一体的“面颜”支付卡,为通往三秦的司乘带来史无前例的优先通行保障服务,我老公也是其中的一个,这卡陪伴了他近十个年头。老公一直想把它当作交通发展的见证,并当作传家宝一样,待孩子长大后,一起讲述陕西交通乃至中国交通的发展。为了保护它的“颜值”,老公特意买了一个卡壳,把它封存起来,并悬挂在交通类相关书籍的顶端,使它成为整个书房布局中一个特别的摆设。
随着高速公路的收费改革,以及ETC电子支付的全面普及运用,曾经车内最奢侈最先进的物件,今天俨然成为珍贵的收藏品了,它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成为我们事业道路上体制改革的证明。对从事收费业务又爱收藏的老公来说,视“三秦通”支付卡如宝,常常心疼不已地叨叨我,说没有保管好它。此后,我把他认为最珍贵的物件之一,重新归置摆放,偶尔拿出来看看,手上的一张卡,让我“闻到”了历史的味道,看到了中国交通飞跃式的发展。老物件承载着年轮的故事和一代交通人的感情,怎么舍得丢掉呢?
(作者供职于吴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