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期 第192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0-11-2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点滴进步汇聚发展的大河
新闻作者:​ 文 / 图 彭睿昕

2b6.jpg

2020年1月1日零时,随着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网切换的成功,高速公路通行卡换成了具有精准定位和识别行驶路径的CPC卡,使用了16年之久的IC通行卡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2005年之前的分车型纸质通行卡到非接触式IC卡,从陕西本省联网的“三秦通”到全国通用的ETC、CPC卡,陕西高速公路通行卡几经更替,反映出高速公路通行费征收的变迁史:计费由模糊变精准,模式由封闭变开放。如今,高速公路收费进入自由流模式。

其实,陕西高速公路的发展并非仅仅限于通行费的征收,回首过往,无论建设、养护,还是运营管理,从单一路段到快速成网,陕西高速公路随着时代不断前行,点点滴滴地汇聚,最终流淌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河。

从人力机械到绿色筑路

1986年的中国经济建设稍有起色,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西临高速开工了。设备不行,人力去扛,3000多名工人肩扛手提,1000多个日日夜夜挥汗如雨,终于建成了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此后,筑路机械不断更新换代:从徐工10吨级振荡压路机到YD振荡压路机;从钢尺、经纬仪到全站仪。把环保绿色理念引入公路建设,2002年开建的黄延高速利用废旧轮胎、工程弃渣等筑路,增强了路面的耐磨性,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陕西开始建设绿色环保高速公路。

从人工摸排到科学养护

在“十五”期以前,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基本是靠一辆车、一群人、一段公路、一座桥梁地摸排。2008年以后,养护作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融料小推车到自行式补路机;从铁锨逐层施工到乳化沥青喷射技术,养护实现了从人力到机械的转变。“十三五”以来,自主研发的路面、桥梁、隧道管理系统新技术广泛应用,全自动检测车提供了更为翔实科学的公路大数据,依据这些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形成精准可靠、科学高效的养护方案,科学养护成了陕西高速又一闪亮的品牌。

从关注公路到人本养护

1998年之前,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基本着眼于路桥病变处理、公路坑槽修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公路养护的内涵便逐步深化,延展。近些年,陕西高速公路养护不仅重视公路自身的安全,更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公路及附属设施进行了多次养护改造。商漫高速改造升级护栏,强化了交安设施,增设突起路标,改换刚性防撞柱为弹性;西汉高速更换了边坡绿植,优化了隔离树种,加强了沿线景观的升级改造……养护工作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从人工收费到智慧交通

从最初的纸质卡到临潼至潼关高速启用IC卡,再到2020年全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网运行,实现“一脚油门踩到底”的通行效率,陕西高速一直在努力构建智慧交通。2009年发行“三秦通”卡,配合车载单元实现了全省便捷通行;2018年12月,秦汉收费站作为全省第一座“智慧收费站”正式运营,车辆通行有效交易时间由10秒缩短至7秒。公路流量监测、气象条件监测、突发事件等监测体系的联结成网,进一步促进了智慧交通,信息技术促进了综合交通服务的发展。                  (作者供职于阎良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