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来都是时间节点上里程碑式的纪念,宏伟而深刻。然而对于个体而言,历史却穿过时间雨幕,沧桑或鲜血淋漓。很荣幸,这周一去参加院离退休职工体检的志愿者活动,尽管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是当天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原本并不清楚到了那里能干什么,因为交通医院已经使用信息化叫号系统进行了规范的安排,相关的医护人员工作也很到位。没想到,我们去了以后,除了搀扶、解说、排队、倒水外,有时候还得身体力行抱老人上检查床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都微笑着热情洋溢地扮演好自己志愿者的角色。
很意外地,碰到了老陈。他身体看着依旧硬朗,只是带着助听器,拿化验单的双手不停地抖动着。一问起来,74岁了,现在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爱好,每天到老院子广场去跳舞。还对旁边一位70多岁的阿姨说:“你有空也来跳啊,多跳多健康”。
就像有人忽然打开了时光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初到设计院时的光景。窗外硕大的无花果树铺开手掌般的树叶在盛夏的阳光下,绿油油地闪着白晃晃的光芒。一边用洗面奶按摩着脸,一边瞅着无花果,心想,今天不知道几点下班,能不能提前回来洗个头?
急匆匆地去食堂2元买一个油饼卷菜,冲进办公室。到了晚上,有时穿上运动衣,混到老陈的队伍里去蹦跶一下。老陈那时候笑着说,设计院什么时候进来了这么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还问我要不要加入他们的队伍,我说晚上加班多,时间固定不下来。
那时候,老陈白天和老伴看着自行车棚。他的老伴烫着卷发,个子在女人堆里算是高大的了。每天端着小板凳,眯着双眼,谁去取自行车,还跟人笑着打个招呼。问候老陈,顺带问起了他的老伴,老陈带着悲伤的表情说:“糖尿病、高血压,三年前就走了”。我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倒是老陈笑着说:“时间不饶人啊,你想想啊,那时候你刚来设计院,小姑娘一个,现在也是人到中年了啊!”
还记得那会住在黄雁村的单身宿舍,想在厨房里做饭。厨房有两根粗粗的铁钩,找老陈借了两块木板放在上面,用于放碗。后来屋子里蟑螂肆虐,找老陈询问对策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个夏天穿的藏蓝色的运动衣还在柜子里压着,有人在屋顶接热水,然后在露天洗澡时的吼声仿佛还在耳边响起。宿舍里有人5点钟的闹铃似乎还在谱写着那时候的雄心壮志,2008年加快时领到餐券后大家脸上喜悦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只是昨天的事情。
找工作、择偶、结婚生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林林总总。当初甩着辫子,和我们一起爬山的小姑娘,终究是没有和心上人走到一起;许许多多盛大的婚礼时的华丽终究抵不过细碎日子的磋磨;那些让你抓狂的计算公式,在以后若干个日子里你终究还是要与它相遇。那些使你痛苦的终究会让你强大,那些柔软的微不足道的东西终究会让你更加坚强或者更加柔弱。时间的魔盒,打开是惊喜还是惊吓,全取决于对“付出”二字的正确理解。
触摸历史,恍然间看见时间轻手轻脚不着痕迹地涂抹掉青春和活力,只留下睿智的思想陪伴着年老的躯壳。谁拥有长生不老的丹药?孙悟空去天宫偷的丹药也只能延年益寿。然而,历史却是永恒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也难免暮年孤独,更何况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凡人,一时的得失与落寞,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多么微不足道!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没有什么翻不过的山,淡定、从容、专注地描绘好个体的历史曲线,就是对历史最好的阐释。
(作者系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