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延高速甘泉服务区,造型别致的服务区主楼现代敞亮,融合地域风格的装饰点缀其间;温馨舒适的“司机之家”和母婴室,按摩、热水、查询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停车场宽敞整洁,各类车辆区域划分明显,车辆进出秩序井然;醒目的便利店近上百种延安土特产可供司乘人员选购;餐厅明厨亮灶,品种繁多,味道可口……这些无不让过往司乘感觉宾至如归。
“始于司乘需求,终于司乘满意”。今年以来,甘泉服务区以“多彩黄延”服务品牌创建为契机,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打造以“畅享绿色劳山,品尝美水甘泉”为主题的“绿色·休闲”服务品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了广大司乘的赞誉。
升级:从周到服务到优质服务
作为展示交通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服务区把“服务区是城市文明的延伸”作为服务理念和不懈追求。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实现了用服务强管理、用服务推效益、用服务树形象、用服务促提升的目标。
服务区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每天带着问题去工作,上岗前,要召开“五分钟班组例会”,从员工那里了解司乘有什么意见,对饭菜的口味有什么要求,以便及时调整和增加品种;冬季气候寒冷,为了能让司乘吃上热饭,餐厅专门增加了自助小火锅档口。为满足不同人群的用餐需求改良了供餐方式,推出了天津钙骨包、特色凉皮、风味烤鸭腿、秘制肉夹馍等,这些随时可以带走的美食不仅让司乘人员莸得了意外之喜,也拓宽了服务区的餐饮市场,营业额节节上升。
“原来我们来吃饭时,想吃的基本都没有了,不想吃的都还剩着。现在不一样了,每次无论什么时间来,都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一位正在就餐的货车司机开心地说到。“感谢服务区,感谢你们能够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时刻为我们着想!”一位长途客车乘客在服务区小吃档口前对服务员说:“我们经常坐长途客车的人,最愁的就是吃不好饭,每次到了服务区,司机只给15分钟的休息时间,别说在餐厅吃饭了,就是连泡面,时间都很紧张啊!现在有了各种小吃,尤其是鸡蛋卷饼和手抓饼,不但物美价廉、便于携带,而且种类多样、营养丰富,真是为我们这些赶时间的人提供了方便啊!”这些都得益于服务区餐厅小吃档口的开设。小吃档口主要销售低价位、方便易携的特色小吃,使之与餐厅的自助餐经营形成消费互补、错时销售,满足司乘的各类就餐需求。
同时,服务区还在超市引进当地土特产品、陕北民俗工艺品销售,服务员向司乘介绍特色商品、工艺品信息时,着重介绍商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即便来自全国各地的司乘不购物,也同样能够认识延安、了解延安、感受延安。
转变: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碰到司乘要主动问候,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这是在入职培训中,服务区给员工灌输的服务理念。
“请问,从服务区到雨岔大峡谷怎么走?” “您向北15公里处甘泉西收费站下高速后,就到了甘志路,再向志丹方向行驶大约10公里即可到达,请您记好!”“请问,您这里有我这种型号的手机充电器吗?我的手机没电了!”“有!大厅有个免费的手机充电器,上面有各种类型的插头,插口上充电就行!”“我想到延安枣园去看看,下高速还远吗?”“您向北50公里枣园收费站下了高速,沿着341国道往东走五公里,路北边就能看到了!”司乘人员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问询投诉处,值班人员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避免在遇到司乘咨询求助时出现相互推诿等情况的出现,服务区还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要求对司乘的问询求助,无论是否属于自己职责范围,首先接受询问的员工要负责指引、介绍或答疑,直至问题解决,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或拖延处理时间。司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服务区会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司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研究,限时办理,并及时将整改结果反馈给广大司乘,实现文明服务工作的不断优化。
延伸:服务无极限 满意是终点
在服务区休息厅,儿童椅、婴儿床、擦鞋机、路网查询机、报刊架、旅游信息宣传栏、便民伞、残疾人轮椅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服务区始终坚持“扶危救困”的应急延伸服务思路,在做好各项日常文明服务工作的同时,对因各种原因滞留服务区的司乘人员,积极开展应急救助服务。
2018年冬,受大雪影响,黄延高速全线关闭,部分路段堵车严重,甘泉服务区两区广场车位全部停满,大批车辆、人员滞留服务区。全体员工加班加点,连续两天奋战,以最快的速度清理了服务区广场积雪,方便了车辆的通行。同时,及时展开应急延伸服务,以实际行动向因雪滞留服务区的60辆车辆、130余名人员送关爱、送温暖。灵活安排餐厅营业时间,确保滞留司乘人员24小时都能够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在便民服务台,免费为滞留司乘人员提供90份方便面、火腿肠和瓶装水。
“服务无极限,满意是终点”,甘泉服务区的全体员工将继续以人为本,不断升级优化““绿色·休闲”服务品牌内涵,将服务区打造成温馨港湾,让家的味道遍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