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烟雨半城衰,半城霓虹半城哀。
一直以来,对战争题材的影片都不是很热衷,因为印象中他们无非就是敌人更坏、国人更无辜,用血淋淋的影像来展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用无数的尸体来证明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八佰》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即使它依旧“血淋淋”的残酷。
流着眼泪看完《八佰》,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是视觉的感受,更是心灵的震撼。一江两岸,是纸醉金迷和殊死搏斗的强烈对比;一桥之隔,是自私自利和为国为民的精神抗争。同一片天地,不同的境遇,影片用这样的手法直观的映射出人性的两面和战争的残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这里被淋漓尽致的无限放大,让人不由得心惊胆寒。
面对敌人的猛攻和包围,一位士兵喊出:“娘,孩儿不孝了。”而后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位教授站在阳台,拿着望远镜看着对岸的惨剧,却敢怒不敢言;一位将士在留给妻子的绝笔家书中谆谆叮嘱:“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寥寥几笔,却足以让人潸然泪下;一位少女趁夜摸黑游到对岸,把一面国旗交给将士们,将士们在隔天的早上,用生命将这面旗帜竖起在了仓库的顶楼。他们都是普通人,有着对亲人的依恋和对故土的眷恋,但在危难之时,有人选择挺身而出,有人选择落荒而逃,正是这些小人物的鲜明对比,才让影片更加鲜活,让战争因人物而伤感。
《八佰》让所有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国民党军队,把只会“撤退”“窝里反”的片面形象给予了否定。他们是铮铮铁骨的血性汉子,是爱国、爱家、眷恋故土的好儿郎,他们是我们的人民英雄。
和平是来之不易的幸福,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成果。或许时间会淡漠伤痛,却永远改变不了历史。记住历史,记住那个时代所有为了和平付出的人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段故事讲一段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杜甫用这句诗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情感真挚、惹人共鸣,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之中有一百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我和我的家乡》,用五段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经历,渲染了对家乡的爱。
光头张北京给自己的二舅理了光头,让他用自己的医保卡去看病,虽然搞笑离谱、双双露馅,却带着人心本有的善良;网红发明家黄大宝造了个“UFO”,想让贫困山区看到致富的希望,为了家乡的发展,他们掩盖事实、错误引导,一系列的笑话层出不穷,让人捧腹大笑;因脑梗失忆的老范,记忆停留在了1992年的最后一堂课,当年的学生为了让他恢复记忆,重新“还原”了那节课,帮助老范拼凑回了自己的记忆,感动之余,也让他们明白了老师对他们深沉的期盼;吹牛不打草稿的乔树林,空有老板的架子,却没有老板的实力,为了搭上网红师姐代言卖苹果,全程冒着“土豪味”,最后却在一位小学生的演讲中暴露了他治沙英雄的本色,让人热泪盈眶;画家马亮瞒着自己的妻子偷偷去农村扶贫,组织了一场“中国农村式的俄罗斯学习”,最后却被自己带动发展起来的新农村出卖,让妻子发现他的秘密,满满的都是感动。
五个独立的故事,把国家东南西北的发展变化集中在了一起,让每一个观影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家乡的影子,找到家乡变化的根源。农村医保改革让农民看病不再困难,精准扶贫让全面小康不再是空话,师资力量的雄厚让义务教育不再是难题,黄沙漫天被果树成林所替代,这些80后经历的变化,被影片用搞笑且暖心的方式无限放大,也让我们明白了家乡的变化正是国家强大的体现和证明。
如果说《八佰》是轰轰烈烈的爱国精神,那么《我和我的家乡》就是小家碧玉的爱国情怀,只是表现的力度和角度不同罢了。前者让人痛定思痛,感慨万千;后者暖心暖意,让人笑中带泪。无论是咸咸的眼泪,还是甜甜的笑容,都是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是爱国思想的传承和表现。
(作者系华阴管理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