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期 第194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1-01-2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在缅怀中传承家风
新闻作者:■ 李晓会



家风像一个磁场,看似无形,却很有力。我们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向外界展示着自己的家风,家风也塑造和匡正着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家风的熏染下成长,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先辈的影子。

不管是外人评价,还是自我感觉,我们姊妹三人的成长都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父母家庭都是世代为农,没有留下可以训诫后世的家训。父亲靠自己刻苦努力,学业有成,以此改变命运,改变家运。但是父亲生前最后几年,生命状态不是很好,也没有留下成文的家训,可是父亲竭尽一生都在示范我们怎样做人,如何做事。母亲没有上过学,但父母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他们共同尊承的“忠孝任意礼智信”的立身之本。正所谓家风就是“一代做给一代看,一代说给一代听”。

曾不止一个人说过,我很像父亲,我知道他们所说的像不光是说我长得像父亲,更主要的是说我们为人处事的风格也像父亲。父亲邮电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西安长途电信局从事无线电载波工作,他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的态度,注定他对工作非常认真。遇到线路调试,他在机房一站就是几天几夜,现在回想起来,父亲那年突发心梗与他连续几天线路调试不无关系,幸亏抢救及时未留遗憾,但事后父亲只字未提,我们做儿女的也不敢说,因为父亲坚决反对我们“多事”,经常训导我们,“该说的,公开说,不该说的,坚决不允许说”,在家里,他也反对我们说“悄悄话”,他认为一个家庭不应该有秘密,凡事都要公开。一些只有母女才能说的体己话,我们只敢背过父亲说。

我们工作之后,他常说"凡事不干则罢,要干就干好”,受父亲的影响,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敬职敬责。后来当了收费员,更是“不近人情”。在最初的管理模式下,熟人来了,我完全可以发一张红色的“紧急”卡落个人情,可我总是不遂人愿,惹得经常有人指着我骂“你就别上虢镇街道来”。后来到眉县站,通行压力非常大,也坚持收费原则“应收不免,应免不收”。

勤俭持家是父母的共同特点。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来形容他们过日子的仔细程度都不为过。在我的记忆中,五十岁之前的父亲只有两件蓝色咔叽布的中山装换着穿,直到姐姐结婚时,为父亲买了一件黑色呢子中山装。父亲一辈子只穿母亲做的布鞋,我结婚时为父亲买了平生第一双皮鞋,他也是借口“搁脚”给了弟弟。

用乡亲们的话来说,父亲是公家人,是有固定收入的,过日子没必要那样仔细。但父母从来都是精打细算,不多花一分钱,而且每一分钱花在哪里都必须清清楚楚,所以记账是父亲坚持几十年的习惯,他不光自己记,而且要求母亲记,直到我们和父亲团聚,两本账才合二为一,父亲一直记到他退休之后。我们的日子好过了,父亲不再每一笔都记,但大的开销必须记。我工作之后也记过一段时间,当钱不再紧缺的时候也不记了,但我们几个小家庭始终得益于父母“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一个家庭总是要留一笔应急钱”的衷告,在后来的生活中,遇到急用钱的时候,我们基本没有犯过难。

可是父母对于需要帮助的邻里乡亲总是很慷慨。父亲调回县上工作之后,老家的乡亲来往很多,上个世纪末,农村人来钱还不容易,到县上看个病办个事,手头缺钱,只要上门开口,父亲总是来者不拒,特别是看病的,父亲总是说“看病要紧,能开口就是实在没有办法了,谁愿意轻易给人低头呢。”借出去的钱,父母从来不开口要,他们总会说,“乡里乡亲的,有了自然会还的。”

父亲过世之后,在为父亲送葬的队伍里,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痛哭流泣,向人们讲述着他从土崖上摔下后,到县上医院无钱交住院费,再拖就得截肢,是父亲拿钱交费,才保住了他的腿。住院期间母亲一日三餐为他送饭。父母认为,农村人,看个病都难,哪里还有钱出去吃饭。所以,这种往医院送饭的事情是太多了。我上学的时候,放学回家吃饭,有时候因为医院有病人,家里吃饭人多,去学校就晚了,我会不高兴,母亲就背地里训我们“不准掉脸”。

小时候觉得父母对我们姊妹教育很严格。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将母亲给的买盐的一块钱,挪用了五毛给自己买糖吃,母亲发现盐少了,追问原因后,我的屁股就饱受了一顿笤帚疙瘩,半个月以后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我当时就想不通,别人家没人“挣钱”孩子都能买糖吃,我为什么不能?还打得这样狠!过年父亲回家后,我告诉父亲,想着会得到安慰,没想到父亲还说“这种事情,第一次就要让你们记住教训”是的,我真的记住了,永远记住了,一辈子不敢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动心,更别说动手! 

 父亲一生刚刚正正,清清白白做人。不拿不吃不卡不要,所以他敢说敢做,这样就得罪了一些人。但他从来不会趋炎附势,去迎合别人,他认为怎么做是自己的事情,至于能不能得到重用,那是别人的事情。所以父亲一生做的最大的官是“载波班班长”,但官小责任大,他要保准国家机密“不受阻”。在他突发心梗之后,领导考虑父亲病情,不宜再担重任,父亲得知之后,又坚持要选拔业务尖子来挑起重任,领导终于让步。但每次线路测试,父亲还是要亲自参加,因为他听惯了“嘀,嘀嘀嘀……”的声音,没有这声音,他心里不踏实。

父亲凭借他对人生的理解,做真人,做正人,不虚不假对别人。他的处世风格示范这我们,影响着我们。我们现在都将年过半百,孩子们也即将成家立业,“那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错不了”,一句简单的话,是对两个家庭家风最好的肯定。对于家风的传承是我们对父辈最好的回报和最久远的怀念。

 (作者系宝鸡收费站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