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秦人生活过的土地,更愿意了解这片土地的故事,虽然没有完整地读过《诗经》,但是对《秦风》还是很感兴趣,尤其喜欢《无衣》,觉得最能够代表秦人的精神风貌——铁血求生存,浪漫见柔情。
《诗经》涉及的内容大概从西周到春秋这几百年间,《诗经》成书的年代,秦国的地域应该在什么地方呢?秦人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秦的先祖是东夷人,西迁到今天甘肃天水一带,位于渭河上游地区。周灭商纣时,秦(那时候应该只是部族)是支持商的,在新王朝肯定不受待见。但是秦人有一项技能,那是别人比不了的,就是养马。又肥又壮的马不能少,于是,秦人靠给周天子养马讨一份生活。偏僻的地域,艰苦的环境,凶险的生存空间,造就了秦人野蛮的体格和彪悍的作风。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周幽王千金不能博美人一笑,在骊山玩起烽火戏诸侯的把戏,结果玩火自焚,被犬戎攻入都城,城破身死。秦人拥立继位的周平王迁都洛邑。周平王坐定洛邑,先把护驾有功的秦人首领封为诸侯,虚名给了,再给一些实利,把被犬戎占据的关中许给秦人。秦人靠着拼杀,用二三十年时间,把这张空头支票给兑现了,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秦人在与生存环境的抗争中练就了坚韧的性格,在与虎狼的拼杀中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秦人的勇士们唱着同一首歌,共赴疆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家国情怀,族群利益,战友情谊,在这首歌里如同一朵鲜血染就的盛开之花,激励着每一个战士慷慨赴死,前赴后继。正因为此,秦人在之后的战国纷争中,从被东方强国蔑视的西陲弱国变成人人忌惮的虎狼之师!唱着这首歌,扫平六合,四海归一,造就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没有人是为了战而战。所有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不再战。秦人也是如此。在远离战争的日子里,秦人也享受生活的乐趣。多情的小伙子在芦荡摇曳的河边看到美丽的姑娘,不由得唱起了情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秦人的铁血与柔情,让我感受到,从古到今人类就算是历经苦难,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的追求,没有改变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处都盛开着绚烂的花朵。
(作者供职于西乡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