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期 第200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1-08-3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爱在红莲绿蒲间
新闻作者:高正旭


人过三十,就过了谈论爱情的年龄,不是没有了爱情,而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再那么激烈与直白。也是啊,青涩的年华已过,爱情成为藏在心里的一曲时不时被低低吟唱的歌。

诗经中有很多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我都很喜欢。尤其是那些关于相思的诗歌,或含蓄、或直白、或浓烈、或婉转。诗歌的魅力让相隔千年的情感定格,透过文字依旧能感受到千年前爱情的鲜活。

“诗三百”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几乎占到一半,或表达相见时的欢愉,或表达离别时的感伤,或表达对心上人思之不得的忧伤,或表达单相思的痛苦与煎熬,古人用淳朴的语言赞美爱情,用婉转的歌声歌颂爱情,可见爱情真的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陈风·泽陂》就是一首爱情诗,很多人没有读过这首诗,也难怪,有了《关雎》《蒹葭》,这首诗不那么光彩夺目。我倒认为,爱情本来就是这样,尤其是相思,更应如此。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名男子对水泽边女子的爱慕与思念,两种说法对错不重要,传递的爱情信息是不变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思念是没有变的。

《泽陂》三章十八句,每章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叙述看见池塘边的香蒲、兰草、莲花,便想到恋慕的对象,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觉也睡不着,于是一腔愁闷,发而为歌,遂唱出此篇。

我们姑且把这首诗当做是男子对女子的爱恋。

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大湖中开满了荷花,长满了菖蒲,或许草叶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那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男子踏着露水而来,在荷花的彼岸,在菖蒲的另一边,心上人的身姿影影绰绰,在晨光中与荷花、菖蒲、水光交融在一起,隔着水、隔着花,感受到爱的朦胧与含蓄。但是又求之不得,忧虑与焦灼交织在心头挥之不去,辗转反侧,寝食难安。对恋人的爱慕,却不能得到,连大胆的表达都不能够,只能是无尽的相思。

这首《泽陂》一咏三叹、回环往复,让相思格外绵长与深沉。忧伤凄婉的意境让人情绪低徊,拨动了最微妙、最幽婉、最隐约的心弦。

诗经的写法分为赋、比、兴,“红莲菖蒲”是为了起兴,是诗歌中的物象。在心为志,发语为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湖中绽放的红莲,分明就是从内心升腾的爱的火焰。古人多将莲花比喻品德高洁,用来象征爱情的反倒不多,或许诗经中以红莲喻爱情《泽陂》应是首创。李白说“长相思、摧心肝”,《泽陂》中的相思,不在天涯而在眼前,爱慕的人尽在咫尺,却不能表达内心的爱慕,只能让相思的烈火在心底熊熊燃烧。

在周朝,男女之间的爱情非常自由,表达爱情的方式极为热烈,但是这首诗中的男子却不能对爱慕的人表达爱意,这就很让人费解。诗人流沙河考证说,这对青年可能同姓,因为这样一层关系,这份爱情只能被埋在心里。

或许流沙河的考证是正确的,但是这却不是相思的谜底。为什么思念却不能表白,诗中没有流露,我们也大可不必寻求,只要这份相思还在,湖中绽放的红莲还在,茂密的菖蒲还在,这就够了。爱,没有对与错,只有浓与淡,《泽陂》中的爱情,就如红莲与绿蒲,在眼前,在天边,在云水之间……

 (作者供职于汉宁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