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期 第200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1-08-3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周文王与成语“小心翼翼”
新闻作者:文 / 景国强



宝鸡作为周王朝的肇始之地,与《诗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从《诗经》中的成语故事入手,探寻宝鸡对《诗经》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影响。

“小心翼翼”,稍加分析这个成语,“小心”的意思不必多说,那么“翼翼”又是什么呢?综合各类辞典的解释,“翼”字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种词性。名词“翼”就是翅膀的意思;动词“翼”有“分别左右”“辅助”“遮护”“凭借”等含义,不难看出都是由“翅膀”引申而来;而“翼”字作为形容词出现得非常少,几乎只有“小心翼翼”这一种词语组合,这里“翼翼”的意思是恭敬、谨肃。

这层意思出自《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这是一首讲述周部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史诗。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的奠基者,文史对他的赞颂和褒奖数不胜数,《大明》则称他“小心翼翼”,意思是做事谨小慎微、为人恭敬谦让。

身为古公亶父的孙子、季历的儿子,姬昌从小便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但他却没有耽于享受,而是秉承祖辈、父辈之志,励精图治,对内发展农耕、网罗人才,对外攻城略地、开疆拓土,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姬昌的爷爷古公亶父把部族迁徙到周原时,那里并不是荒无人烟的处女地,西羌炎帝神农氏后裔姜戎族在这里生存了很久,已经从游牧民族转化为农耕民族,这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古公亶父为了交好当地氏族,娶了姜戎族首领的大女儿太姜,从此,周人接受先进文化,进入农耕时代。古公亶父与太姜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那时酋长传位也默认嫡长子,古公亶父觉得季历的儿子姬昌很不平凡,泰伯、虞仲为了避让纷纷迁往远方,这就是历史上的“泰伯奔吴”,今日江苏无锡就是泰伯建立吴国的地方。

姬昌继位后向商王朝年年朝拜、岁岁进贡,甜言蜜语,好话说尽,成了各诸侯国中最会讨好的那个。商纣王被姬昌哄得团团转,让姬昌做了西伯侯,统领西方各诸侯国。姬昌开始悄悄培植自己的势力,经过几十年的养精蓄锐,周族壮大到商王朝望而生畏的地步。于是姬昌便公开与商朝分裂,率军猛烈攻击商朝在西土的忠实盟国崇国。消灭崇国以后,姬昌把都城从周原迁到今西安市西郊沣河西岸,建了一座都城,取名沣京,从此姬昌便宣扬自己是受命于天的人,自称周王。

姬昌这些重要功绩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谨小慎微、恭敬谦让的性格,《大明》的作者从万千词语中选择“小心翼翼”送给这位贤能的君主。“小心翼翼”变为成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作者供职于西长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