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关镇地处山阳县东南部,南与湖北郧西县上津镇接壤,素有“秦楚咽喉”之称,也有陕西“南大门”之谓。明清时期,金钱河至汉江至长江的水运发达,地处金钱河与靳家河交汇处的漫川关,便是闻名四方的货物集散地,呈现“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的繁忙景象。后来随着运输方式的改变,漫川关商务渐衰、地位渐失,然而曾经繁华的老街和兴建的会馆、庙宇、戏楼等等,如今却成为人们去漫川旅游的重要打卡点。
公路和铁路的发展,摧毁了一个依靠水路航运繁盛数百年的商贸重镇,而漫川古镇能够实现华丽转身,恰好又依托的是便捷的公路交通。1957年,山阳县第一条公路商县至漫川公路建成通车,漫川关这个秦楚边陲小镇始有公路与外界连通。1981年色河至漫川公路通车,使县城至漫川有了环线公路。截至目前,漫川关镇境内已有山漫、山郧、漫照、黄漫等公路对外连通,福银高速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穿村过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依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交通优势,漫川关镇把农业产业、农耕文明与旅游紧密结合,打造古镇“文化体验一条街、特色购物一条街、餐饮服务一条街、娱乐休闲一条街”,积极发展古街特色饮食、农特产品、旅游纪念等旅游产品,推广传统美食名吃“漫川八大件”,新推出农特产品“八大件”,新开发各类产品50多种、新增各类专营店百余家、发展农家乐集群3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以漫川秦楚小镇为核心的特色产业经济区。漫川关古镇与天竺山、月亮洞、武当山景区相连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黄金线路。
旅游依托路网,路也要成风景。近三年来,漫川关镇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新改建村级公路128公里,修建桥梁5座。同时按照“四好农村路”创建标准,认真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完善镇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与村级议事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建养一体化、管护精细化、道路景点化”,着力打造“车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农村公路风景线。一方面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在公路沿线栽植苗木;另一方面组织群众栽植绿植、撒种花草。全镇农村路路田路宅得到了有效分界、路域环境得到了较大提升。
充分发挥先行官的作用,精心打造了万福、小河口、前店子、古镇社区等一批乡村旅游景区路、农业产业观光路、景点游览入户路。在小河口水杂果采摘园、万福茶园、莲花茶园、纸房沟茶园开展道路等级提升活动,对企业养护公路质量高、保洁常态化的给予奖励补助,努力推动客源流入、货源流出,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这些美丽乡村观光路、水果采摘景观路、农业产业产业路,成为漫川古镇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景点、新业态,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也极大提升了镇域交通运输承载能力。
万福沟原名万户沟,因一万姓人家居此沟内而得名。早年有土匪洗劫周围,此沟幸免,遂改名万福沟。解放后设万福乡,后来并入漫川关镇,改为万福村。万福村依托便捷的交通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漫川关镇乃至山阳县最早发展茶产业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该村硬化通组水泥路16.8公里、连户路38.9公里,新修桥涵8座,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目前有村集体公司2家,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8家,创建4大产业基地,在贺家岭建成了集生产、加工、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茶叶基地3500亩,带动380户群众发展茶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
路上有风景,路好产业旺。漫川关镇大力实施“药业兴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旅游活镇”战略,基本形成了畜、茶、果、林、药、商、劳务和旅游八大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镇仅茶产业就有规范化茶园2.85万亩,其中老茶园1.5万亩,近三年来新建茶园1.35万亩,现有茶叶种植销售企业及专业合作社6家,辐射带动种茶农户2100多户,茶叶亩产10公斤到15公斤,年产茶叶15万公斤,可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