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挡墙垮塌,道路冲毁,让人揪心。商漫分公司在抗洪抢险最前沿,谱写着同心救灾的壮美乐章,兑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把工作做到实之又实,万无一失,用实际行动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时间定格在7月23日。
凌晨1时,山阳县高坝镇遭遇强暴雨袭击。
凌晨3时,位于商漫高速鹘岭隧道管理站附近的河水水位持续暴涨。
凌晨5时,洪水、山体滑坡严重威胁到沿河村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鹘岭隧道站第一时间成立党员抢险救灾先锋队,协助当地政府紧急转移并安置群众。由于地方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只有一条跨过河面的小桥连接着受灾村庄和鹘岭隧道站的后墙。于是,他们立即将后墙护栏拆出一个“生命安全通道”,搭建梯子。孩子太小,抱着上,老人残疾,背着上。就这样,稳而有序地将村民一一安全转移至站内。灾难面前,我们总是能看到一种超越生命的力量,那就是党员团结群众的力量。他们始终冲锋在抗洪救灾第一线,谱写着一曲曲壮丽的凯歌。其实这些看似钢铁铸就的巨人,都是和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只不过,他们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安危,肩上担负着党员崇高的使命,因此才能在各种紧要关头,迸发出超人般强大的力量!
老人看着汹涌无情的洪水,情绪激动,吵着要回去守住自己的家,站上员工极力安抚着,告诉她,那里的危险性。同时,腾出房间供他们休息,辅导孩子学习,并嘱咐厨师专门做些适合老人、孩子吃的饭菜,让其感受到家一般的安心。老人为之动容,情绪渐渐平复下来,“有你们,真好!”也许这就是,有一种安全感,叫做“有我在”,有一种温暖,叫做“有人牵挂”!毕竟站内容纳人数有限,鹘岭隧道站配合政府工作人员,专门调度车辆往返11次向高坝店镇安置点转移着群众,用行动诠释着一个有“温度”的商漫分公司。
鹘岭隧道站,在急、难、险、重关键时刻勇于担当,被山阳县委、县政府表彰为“7·23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并奖励现金5万元。可他们却将这些奖金,通过县民政部门捐给受灾严重的高坝店镇,以此来支援受灾村、组恢复重建。如果说,洪峰过境的灾情,所宣泄的是大自然的无情与冷漠,那么心系灾区,忘我无私的党员们,抒写的是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彪炳的是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8月,暴雨依旧频频“打卡”,水位仍在上涨……
商漫高速下行XK1486+050加宽车道,水阳高速柞水方向K9+900路基桥梁相接部位,由于河道急弯,洪水正对高速公路,反复无情地冲刷着,造成浆砌挡墙局部被掏空。有一种使命叫义无反顾,在灾难面前,在危难时刻,分公司领导冲锋在前,忘却了肆虐的大雨,忘却了近期抢险工作的疲惫,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工作。拟定先延缓洪水对路基、桩基、挡墙的冲刷,待水退后进一步修复治理的初步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抢险工作。养护部门迅速清理路面,摆放交通警示标志,在水毁较重区域采用大型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吊车等设备,结合人工抛填片石、投放铅丝石笼等措施稳固路基。路面裂缝用彩条布覆盖,并用沙袋将其压住,防止继续注水引发次生灾害。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正是这些“浪尖上的逆行者”捍卫着公路的安全畅通,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大堤。雨水泡肿了双眼,泥巴裹满了双腿,他们依旧坚守在雨水的洗礼中。脸上不知是汗水抑或是雨水,用手背抹一把,用心践行着交通人的初心与责任。
分公司联合养护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前往水毁现场,对治理方案再次进行细致研讨。结合实际地形,按照“讲方法”“安全第一”“一隐患一方案”的原则,动态调整优化方案设计,逐条逐项修复治理,真正做到了“防大汛 抗大灾 出大力”“守土有责 守土担责 守土尽责”。也许天灾让人们身处险境,但这群最可敬的人,却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份被守护的安心。
9月5日,分公司已完成商漫高速1564+050临河挡墙基础掏空修复,浇筑C20砼80立方米;XK1486+050水毁点改河550米,浇筑挡墙混凝土基础长62米、1240立方米,挡墙墙身630立方米;水阳高速SK9+900改河200米,临河挡墙修复墙身浇筑66米,460立方米,桥台锥坡防护完成基础浇筑42米、90立方米;闫村立交匝道桥疏通,现基本消除一般洪水灾害可能造成的交通阻断等影响。截至目前,商漫分公司所辖路段全线畅通,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陕西气象台还在发布着暴雨黄色预警,商漫人的脚步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