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秦岭,天高云淡林木疏朗,赤橙黄绿渐染山峦。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一条平坦乌亮的公路蜿蜒盘旋,像飞舞的彩带般通向蒋家坪凤凰茶山。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沿着这条4.5米宽的水泥路驱车而来拾级而上,一边察看春茶长势,一边叮嘱乡亲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时隔两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地方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满足茶旅产业发展需要,今年8月底,交通部门对这条路完成了加宽改造,4.5米宽的水泥路变成了6.9米宽的沥青路,车辆行驶起来更加平稳舒适。路边进行了水土保持治理和绿化美化,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秦巴古茶村公路,已成为蒋家坪的“新名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这里已经在变了,将来会变得更好”!贫困村踏上致富路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蒋家坪村,曾经是“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2016年以前,村内硬化路不到2公里,坡陡弯急,4个村民小组不通路,外出打工的村民想从镇上打车回村,司机直摇手,“你们村那路,我可不敢走。” 交通不便使得群众出行难、物资运输难、产品销售难,年轻人都不愿待在家里,全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7%,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蒋家坪村用活用足交通扶贫政策修建道路26.2公里,形成了以村委会为中心向镇、组、园区辐射的公路网,群众出行、物资运输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交通方便了,外出的年轻人纷纷回村发展产业,荒废的老茶园经过精细化管理和扩建,建成了千亩现代示范园区,周边群众依托茶叶产业有了不错的收入。马安山村村民陈桂英的娘家在蒋家坪村,她常来这里的凤凰茶园采茶补贴家用,“我每天能采7斤茶,每斤卖20元。以前上山是土路,得走一个多小时,现在坐车半小时,方便多了。”公路通产业兴,蒋家坪村充分利用“高山、绿色、富硒、零污染”的自然地理特点,累计发展茶园2400余亩,并坚持以茶为媒,培育特色茶旅民宿,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游茶山、品香茗、居民宿”茶旅结合的致富增收之路。从2020年至今,蒋家坪连续三年成为国际茶日国家分会场,各地游客也纷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蒋家坪游茶山、赏美景、尝美食。小叶子变成“金叶子”公路助推产业,产业因路而兴。像蒋家坪村这样变好、变美、变富的故事在平利有不少。站在长安镇洪福茶山上,只见薄雾缭绕茶园葱茏,山下民居白墙灰瓦,红色路面的茶旅产业路蜿蜒着伸向远方……这条路东接G346于陕鄂界古城墙遗址,途经7个行政村、长安茶城、长安塔,至洪福茶山,全长21.6公里(其中5.6公里位于洪福茶山),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以梅花、紫叶李、樱花、红枫、垂柳等点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沿途万亩茶海碧波荡、小桥流水映人家,成为许多游客来平利的打卡地。茶旅产业路是近年来平利县大力发展产业路、旅游路的缩影。平利县交通部门围绕“10万亩精品茶园、10万亩绞股蓝、10万头生态猪、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五个10万产业发展目标,投入资金6亿元,修建女娲银峰、马盘山、秦巴茶业等农业园区产业路120余公里,助推了产业加快发展。全县茶饮业突破发展,基地面积达25万亩,茶产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农产品网销额突破3亿元。同时聚焦全域旅游建公路,围绕“三线八景”(茶乡风情游、巴山风光游和人文景观游三条旅游线路;一城一镇,一山一村,一峡一谷,一岛一湖),投入资金2亿余元,建成天书峡、长安硒茶小镇、龙头旅游村等旅游扶贫路100余公里,加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美丽乡村游提速升温,“三线八景两日游”成为热点,游客大幅增长。如今的平利,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公路如同轴线一般,将一个产业园区、一个个社区串联起来,一幅幅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