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4期 第211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11-15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弯弯山间路
新闻作者:■ 王 博

“走洽川坡还是太里坡?”每次回家,喜欢走洽川坡路的孩他爸,总是随我愿走了太里坡,但还是要习惯性问上那么一句,他似懂非懂地理解着我对另外一条路的感情。
坐在颠簸的大巴车上,走过云贵蜿蜒盘亘的高原路;登华山五峰,感受过华山路的奇峰险峻。走过很多的山路,眼里有的只是风景,唯有家乡这条路,车子从山顶一路行驶下坡,儿时所有的记忆一涌而上。
那时候我们的小村子只能读到四年级,就要在隔壁村子开始我们的求学之路。这条蜿蜒曲折的坡路,从1999年我们读书求学至今已经翻修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小范围修缮。那一片的槐树林,大拐角的休憩地、要拐多少个大弯和小弯就能到达坡顶,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春天来了,柳冒新芽、万物复苏,这道山沟沟开始“蠢蠢欲动”,一切都似在孕育着新的希望。四月槐花飘香白满树的时候,是我们女孩子最开心的季节。背着大人手工缝制的布袋包包,装满儿时的欢愉。一般的行囊是:两个包包绑在一起,一包装书,一包则装有一个礼拜的馒头和酱菜。出发前的时刻是最幸福的,妈妈负责装好我的行囊,给我一个礼拜的零花钱,爸爸老是悄悄地再额外给点补充;路过外婆家,外婆更是将家里的石榴、大枣等一切家里有的好吃的都塞满我的包包。
背上家人的“爱心”行囊,路边的野桃花、杏花也开了,嗅着一路芬芳,与三、五个闺蜜发小一起,边走边聊,轻松拥抱了一个欢乐又幸福的春天。
男孩子最得意的,要数这里的每一个夏天。捣蛋调皮,不走寻常路的男生们,喜欢走下边的山路。因为这条山路是石子路,旁边一道都是沟壑,沟壑那边是另一座山,两山之间,有两村人共同挖掘的一口泉眼井,因为这条泉眼的原因,沟里边到处淌满了低低洼洼的水流,淙淙泉水流进每家每户,流进一片片瓜果蔬田,滋养着村子里的一代代人。这样的自然条件,满足了男孩子的好奇。他们要去抓螃蟹,这是他们的擅长技能,但又不能弄泥了鞋子被老师家长训斥,可以说得拼一拼技术了。
不知不觉,车子已经快开到山下村子了。眨眼20余年,夏日里路边小憩的老槐树还在,常年结大枣、酸枣树密集的那些旮旯还在。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条路车辆越来越稀少,但村里在外打拼的孩子们,每次回来习惯性都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黄河边,一个是走走这条路。过年的时候,聚在一起我们甚至还调侃地说:“那谁,你是不是因为那时候背包上学走坡路太早,才没长高呀”。这条路,让我们看到了以前的艰辛与不易,却更感激它让我们看到了独有的风景和美好,它从未让我们有过任何的自卑,反而每次都是津津乐道,因为它与我们村几百户人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有我们每一个孩子走出家门,追逐梦想的身影,它是每一个孩子去奋斗必走的第一条路,更是“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如今,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偶尔在路上碰见去上学的一两个孩子,我总会想起自己小时候,能在路上搭上一辆顺风车时的兴奋,而那时愿意捎上我们一段路的多是拉货物、送东西的货车。想到这里,我们不禁也会问这些孩子们要不要捎他们一段路?看他们笑着摇头示意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那时候的我们也许是急着上学、期待着长大,去追逐更远的梦,才会想着坐上汽车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而现在,如果时间允许,我们也愿意慢一点,再走一次这条留在心底、烙满童年悉数快乐的路。
 (作者供职于合阳县交通运输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