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8期 第211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2-11-2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山中行
新闻作者:文 / 赵 莹



数年前机缘巧合,有幸在山里一座小镇停留半月有余,小镇东西走向,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把镇子分为两半。蓝天与白云、山峦与松树,寂静与雾霭浑然一体。小镇的夜空一片宁静,凝烟雾紫,星疏月映山色黛;花草馨香,树影摇曳镶窗棂。偶尔几声夜莺啼鸣,几声犬吠,沁着花草芬芳,伴着蛙声蝉咏,回旋窗下,心旷神怡。
那日清晨整个小镇好是静谧,朦朦烟雨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犬吠和几声鸡鸣,吃了一些早餐又带了一些,顺着穿镇的公路,从一个岔口走进山中。
拿着随手捡的一根树杈做拐杖开始攀登。山里的空气非常清新,大概是因为这山上密密麻麻的树木和绿莹莹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鲜花吧。溪水是清澈的,山风是质朴的,蜿蜒的山路,因为虫儿花儿草儿变得鲜活起来。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手揪着树枝,脚踩着石缝,享受和煦山风的抚摸,耳闻小鸟婉转和鸣,行走在迷雾之中,宛如踏入仙境。不多时太阳刺破迷雾,山间和山谷中霞光万丈恍如天宫,甚是壮观。这山间美景让人痴迷,陶醉,不知不觉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随着高度不断增加,脚步越来越沉重,腿酸力乏到了半山腰,蜗居城市缺乏运动的我倍感乏困。找了一处岩石坐下,已是过午,饥饿感随之而来。准备拿出食物果腹。蓦然回首山腰上一缕孤烟,袅袅炊烟正与云水共舞。孤零零的三间小屋隐匿在树丛中,像是有一户人家,就起身走了过去,准备在那里歇歇脚。
小屋前一片不大的坡地,种着些蔬菜,几只鸡在院中游荡。小屋边上有一颗硕大的核桃树,整个院落弥漫着树木花草的清新味道。两位老人坐在屋前凝望天空,他们仿佛与世隔绝。老人见我到来,吃惊地站了起来,可能是太久没见到生人了吧。老人紧张地注视着我,才走到门前,一只凶猛的大黑狗从屋内冲了出来,老人叫住了黑狗,打量着我这不速之客。两位老人知道了我的来意,热情地请我进屋坐,只是那条大黑狗不停叫着。男人顺势用脚踹了两下,大黑狗委屈地蜷缩在屋角。屋顶盖着黑色的瓦片,陈旧的墙壁,歪斜的柱子,经历了无数风霜。屋内光线比较黑暗,我索性搬了一条木凳坐在院内,男人也相隔着坐下,叫女人去烧些水来。稍许,女人拿来一个小筐子,里面是核桃和板栗,说这是自家产的,核桃是院子树上结的,板栗是屋后山上的,让我尝尝。我也实在累了,正好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我很好奇,他们怎么还住在山里,边吃边聊起来。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女都成了家,觉得山里啥都不方便,不愿在山里住,现在都在城里打工,说挣了钱在省城或县里买房,到时候再接他们去住。过年会回来几天,平时也寄些钱。老人说他们也去城里呆过,可是住不惯,就回来住了,还是觉得山里亲。想着这里才是他们的根,他们的脉。只想替儿女们守住,等他们老了,那也就没办法了,言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老人不定期下山,带些山货换钱,买油盐酱醋回来。两位老人说,政府也要求他们搬下山去,这里太不方便了,但是他们不大愿意,半辈子生活的地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和澄澈高远的蓝天白云都有了感情。人都有自己的根,他们的根就在这,再繁华的城市也是别人的城市。
坐在院中,听老人叙述,听清泉流水,听百鸟啁啾,听飞虫啼鸣。看顽石嶙峋,看小草不折,看风起云涌。清爽的院子,树叶自语,一阵清风与白云咬着耳朵,空气里弥漫着新鲜泥土混着青草花香的味儿,已然忘记时间。再看看天色,不能往山顶走了,和老人辞别,返程下山。
路上回想老人说的话。落叶归根是自然的美,许许多多的游子,故乡情怀是一杯解渴的水,时时刻刻都会思念着。这或许是山里老人的生活写照吧,恋家保根的思想根深蒂固,山外世界何等精彩,都置若罔闻,不为所动。
一趟山中行,我厌倦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活得太累了,山中虽然没有城里富裕,但是他们过得很充实,他们善良,朴实。我想待在这里,喜欢这里鸡晓引鸟鸣、水潺伴狗吠的情景,但是我办不到,城市已将我们许多人的农家情怀淹没。希望这里不要受到干扰,保持一个纯净的家园。希望我的暮年也能有这发妻薄地一间房、忠犬青山一窝鸡的境地。
 (作者供职于阎良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