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4期 第213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3-01-3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春 联
新闻作者:文 / 图 周 峰

4b2.png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儿时初学《元日》,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春联由“桃符”演变而来,过年时,家家户户贴于屋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和节日气氛。后来渐渐知道,这一习俗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千百年来,成功表达着中华民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古代不只有除夕时贴于门两旁的春联,还有喜联、寿联、孝联、杂联等等,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它是中国特有的、根据骈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文体,借鉴传统诗歌的文学形式,又能脱离诗歌或骈文独立存在。对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形式上成双成对,上联和下联彼此相对,又相互照应,结构完整统一,语言简练鲜明,再加上横额一语点睛,堪称绝妙。
一入腊月,文人们便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人们置办年货时根据个人喜好挑选、定制。每每遇见现场书写的,我都会凑上去观摩一番,或研习品评,或探讨交流。朋友建议我也摆个摊摊写对联,我都一笑了之。毕竟书法于我而言,是养心性练定力不可亵玩的艺术,于别人而言或许是营生吧。
陕师大一位教授曾经给我们讲过:艺术品和商品从本质上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已故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当年为一登门求字者写字,写完一幅觉得不佳就撕掉,再写一幅还是不理想又撕了,最后写到第七次才满意,然后题款落印,送予求字之人。先生这种对书法艺术的敬畏和为人处事的谦逊认真,使我受益匪浅。
我是在部队当文书时练的毛笔字,属于半路出家。有次单位需要张贴告示,没人会写,这个重担就落在我身上。小时候没好好学过写大字,又没有其它办法,我情急之下买来笔墨,拿几张报纸练了一会,发现写的还行,总算是勉强完成了任务。从那之后,有空有兴致时,就会铺开纸练上几笔找找感觉。
迄今为止,我只写过两次春联。第一次是儿子出生时,正值年关,兴致突起的我一次写了两副对子。其中一副是“金龙腾云入凌霄为吾接引,银蛇驾雾出瑶池送子前来”,把心底的喜悦和对儿子的期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另一副则以儿子的名字藏头而作,现在除了开头的那句“奕世载德和宸居翰墨”,其他的已记不起是什么了。第二次写的是“不知子为君子乎,当以书作吾师也”,虽不甚工整,与春节时令也不相称,却真实记述了当时的一种心境。
现在,春节前去银行保险、电信移动等公司办个业务,就有印刷的春联和福字赠送,多数人不挑不拣就拿回了家。当然,很多行家或爱好者都是自己写,写出自己的思想和精气神,顺带展示一下书法技艺。
及此年关又至,便作“一岁到头多少喜乐都随风,三年抗疫上下齐心自成城,时艰定克”这一副稍显不工的联,应个景,以表对家国之牵绊,对民生之祈愿。
 (作者供职于华阴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