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是一种很玄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很多人觉得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网络时代,只要轻点手机,各式各样的年货都可以送上门,大街上超市里很少再见到那种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家家户户大人小孩全体出动张罗着备年货的场景了。记忆里小时候年味儿最浓厚热烈的就是耍社火。西安地区要属我老家户县的社火最具代表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到正月十五社火表演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那场面简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住在钟楼附近的我们当然要抢占最有利的位置。一大早吃了饭就收拾出门,路上碰到亲戚朋友,大人们还要停下来热络地聊上几句,我们这些小孩子在旁边等得抓耳挠腮,心急火燎,生怕去晚了没有好的观景位置。社火巡演路线必须是统一单向的,从北关一路向南走到大什字,然后朝西拐再一直走到钟楼,全程才算结束。表演队还没来我们也不闲着,拿出在路边买的甘蔗、米花糖咔哧咔哧地边吃边聊,当听到震耳欲聋敲锣打鼓声表演就开始了。社火巡演是一个接一个的表演方队,不同的队伍代表不同的村镇,有的镇子大人又多,表演队伍甚至有上百米,浩浩荡荡走过来。游行过程中表演者还会跟观众们互动,有些带着大头娃娃面具的演员会走近在小朋友跟前摇头晃脑,逗得大人和孩子们哈哈大笑。刚开始都是舞龙舞狮、锣鼓队、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骑竹马、大头和尚这些暖场,我最爱看的芯子社火永远都是压轴出场。芯子社火也叫背芯子,顾名思义就是在表演中设置各种巧妙的机关,大人在底下抬或者背着芯子,一些不同年龄段的娃娃被装扮成戏曲里或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固定在芯子上巡游。这是一种戏曲杂技的衍生物,常见的有《战马超》《封神榜》《三滴血》《杨门女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芯子上的孩子们有的踩着风火轮,有的骑着马,有的倚着树枝。年纪小的在好几米高的芯子上表演时吓得直哭,往往是小孩哭大人笑,因为能够被选中代表全村表演社火的娃娃不单要漂亮,体重、身高都有讲究,社火娃家整个年里头也会感到十分荣耀。后来慢慢演变了高台芯子,从靠人背着发展成固定在手扶拖拉机上,每一台都是一个故事,造型独特,阵势宏大。高台芯子六七米高,分四五层,芯子上最多时能绑二十个孩子。一列列方队、一场场表演、一台台新奇的社火,引得围观群众一阵阵叫好。正月十五的白天看完社火,晚上小孩子们打着舅舅买的灯笼,是那种最传统的纸质红灯笼,蜡烛底下要插着一块萝卜才能固定住。我们高兴地在巷子里跑来跑去,笑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热闹的、快乐的、幸福的年才算得上是过完了。 (作者供职于蓝商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