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是我们对年最深的执念,像歌里唱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承载了我们儿时美好的回忆,寄托了游子浓浓的乡愁。记忆里家乡的年味是过新年有新衣服穿;是大年三十贴春联一不小心沾满浆糊的双手;是那劈劈啪啪金花四溅的鞭炮声声响;是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吃着年夜饭看春晚的其乐融融;是一张张阖家团圆的全家福。过新年,穿新衣。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新衣服,母亲会变戏法似的将几块碎花布缝制出令我和弟弟欢喜不已的新棉袄,里面用棉花填充,甭提多暖和了。熬浆糊,贴春联。年三十那天,父亲会带着我和弟弟贴春联。春联是父亲去县城买的红纸,用尺子裁剪好后请村东头老先生提笔写下的。再将母亲熬好的浆糊均匀地涂抹在对联后面,我踩在凳子上,父亲在远处看对联是否端正,然后小心翼翼地贴在门框上。包饺子,看春晚。到了除夕夜,母亲会早早拿出头天晚上剁好的饺子馅,把切好的剂子拍扁,我负责擀饺子皮,父母一起包饺子。母亲会特意包几个特殊的饺子,里面放一些洗好的硬币或者放一些小小的橘瓣儿,寓意大吉大利、多多发财。电视频道早早被调到央视一套,等到饺子下锅、起锅,一家人端着饺子边吃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年初一,全家福。每年春节前几天,父亲总会打电话问:“今年能回家过年不?回来的话大家好凑一块拍全家福。”我和弟弟在外地,工作原因常常不能回家过年,全家福很难拍成。那时候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非得要在过年拍一张全家福,什么时候不能拍?后来才懂得,父亲不是想拍全家福,是想他的儿女、孙子了,是想一家人聚齐一起吃个团圆饭。再到后来,每年拍一张全家福就成了我们家的传统。由于疫情原因,我已经3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家乡的年味,永远不会忘记。(作者供职于宝川分公司太白管理所平木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