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人都爱吃馍,东府的渭南人爱吃馍刻在基因里。渭南人把走亲戚叫做出门,过年出门除了带礼品外,渭南临渭区塬上父母辈的老人一直保留着蒸馍送年馍的传统。当然这馍蒸多蒸少,蒸哪种馍也大有讲究。过年前大扫除后要预估来亲戚在家吃饭的人数,先蒸些馒头和包子。包子分为菜包子(萝卜粉条的居多)、肉包子、油包子,油包子又分为菜籽油和面的包子、大肉油包子。除此之外,还要蒸些走亲戚时带的出门馍油角(jue)角,所谓油角角就是用油和面粉搅和成面团,然后揉成长条夹在面团中,发酵的面要根据面的多少凭经验掺入适当的碱水中和酵面里的酸,捏成两头尖中间圆的形状,蒸出来的馍发的蓬松柔软,每一口都能吃到小麦原始的甜香。一家两个油角角,还要配上6个大花卷(方言叫tuo馍)。亲戚家走完讲究留下两个花卷带回去,不让馍笼子空。前些年渭南塬上人过年走亲戚除了点心等礼品之外最关键的是提上馍笼子、馍篮篮,能吃上这些馍的亲戚也必然是重要亲戚,要是遇到主要亲戚家的小辈完灯(指舅舅家要给外甥从一岁每年初五后送灯笼送鸡娃馍直到外甥13岁,13岁那年叫完灯,相当于一种成人礼,要请亲戚们吃席),还要蒸上两个老虎馍,给外甥娃们留着正月十五插上点红绸子灯笼的竹子条做的专用蜡烛,等蜡烛烧完后才能吃,寓意着孩子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要是舅舅多,谁家的馍蒸得好,在亲戚眼中也是一种荣耀。无论是油角角还是老虎馍鸡娃馍、鱼鱼馍不是谁都能吃上,也不是随时都能吃上。初五以后舅舅家给娃送灯笼时也要带鸡娃馍,正所谓“亲戚要联络,馍馍换馍馍”。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几乎都远走他乡或进城居住。酵面发面讲究温度,和面揉面需要大盆大按板,还要专用的蒸笼大铁锅柴火保持稳定的火候,火候大了水容易烧干,火候小了馍发不起来。这个传统到了我们这一辈不知不觉都消失了,然而却穿了我们这辈人的记忆。现在还能吃到这些独特的馍,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作者供职于西禹分公司阎良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