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7期 第213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3-02-1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高陵果子
新闻作者:■ 高 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正席前喝茶时总要摆上几盘果子。日子过得富裕的,摆着花生、瓜子,甚至水果。普通人家就用面粉替代做油炸果子。在高陵,果子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分五颜六色的色彩,让人们感受着浓浓的待客热情。
果子,又叫“麻叶”。麻叶本是潮汕地区一种红麻的叶子,可食用。麻叶在我国中药记载中也非常重要,它可有效治疗一些顽固疾病,或是制成保健食物。果子外形酷似叶子,是不是因此叫做“麻叶”尚待考证。但作为汉族特色传统小吃,虽然现在做得少了,可果子端上桌,人还是不怕胖的捏起来吃:色泽金黄,酥脆味香,实在是过年待客的招牌,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和喜爱。
果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不容易。需要十几道工序,还有些特别的窍门,才能做的油香酥脆。母亲做果子在高陵方圆十里堪称一绝。
小时候物质匮乏,平时连油炸馍片都吃不上,哪敢奢望油炸果子:既费油,又耗费时间。而年三十夜,全家人都回家团圆,又要准备初上待客果盘,母亲便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上等面粉,提前两个小时把面粉和水调和,醒好揉到。要做出五颜六色、又酥又脆的油炸果子,有些不算神秘的技巧与窍门:和面用温水,加勺盐或白糖,伴少许油,面团要硬;再打几个鸡蛋,放些椒叶,不好吃都难;醒面时长约20分钟,且盖上半湿的干净笼布。提前上“色”,绿色是菠菜叶儿汁,红色难找只好选色料,也有用火龙果、弥胡桃等水果做颜色,成本相对高些。全家人跟母亲学做果子,那是现在想来特别让人怀念和欢喜的慢节奏。
做果子的时候,我们分工明确,擀面片的,捏造型的,手不停嘴也不歇,家长里短和欢声笑语里充满了辞旧迎新的期待。这份欢乐能随着果子一个月的保质期而持续好久、好久。
果子的造型有好多种。通常做法是翻、捏、挤、盘。翻比较简单,把两片食指长、拇指宽的面片叠在一起,中间划个口,拿起一端从中间穿过去翻出来就好了。母亲能捏出复杂的“七叶麻叶”,漂亮似一朵花。两只面片下半部分要切七刀,母亲捏着极细的面条一条一条相叠。这不仅要手巧,还要心细,否则麻叶的细面条儿会很容易断。挤一般做成元宝样子,盘可以将两种颜色面片盘旋,都寄语着生活的越来越好。
炸果子是不可多得的味觉享受。看着烧至两成热的油锅里放入果子,我们姐妹远远地张望着:油花翻滚,麻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尽是阵阵的香味;味蕾自然分泌唾液,牙齿已迫不及待打架。“这个麻叶儿是甜的,那只果子是咸的。”母亲用长筷子不断翻弄七八分钟,使麻叶颜色金黄,便从油锅里捞出来,趁热撒上芝麻——日子开门节节高!母亲看着我们眼馋的样子,留够初上待客的量,通常会炸些酥脆的薄片片尝鲜,我们轻轻含在嘴里,“嘎嘣、嘎嘣”的酥脆声瞬间溢满了家里犄角旮旯,连空气都是心满意足的。
如今做果子的人太少了,吃的人也少。嫌油大,都买现成的。超市里的果子既不酥脆,也没有亲自动手的快乐。而且亲自手工做出的成品,一百个人做,一百种味道,这便是手工的魅力,母亲的味道。好在近些年,做果子有恢复的迹象,人们在端午节和过年时,会自己动手做些,也有人平时当茶点卖,经常晒朋友圈、秀手艺,直播教课,备受青年人的喜欢。
最近,西安市新源民俗艺术博物馆正将“高陵果子”开发为文创产品。据说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而且已签约了5名残疾人,通过自食其力实现就业并融入社会。同时还开设了“高陵果子”劳动实践课,组织了5期60余名中、小学生做果子,赢得了众多同学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的点赞。
相信未来,在高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逢年过节或日常来客,席前喝茶的高陵果子,这份曾藏在我们肠胃里和飘荡在村庄上空的果子的清欢一定香飘长安,成为现代人过年待客忆旧的新招牌,年轻人日常饮茶尝鲜的新茶点,新新人追求轻餐文化的新食尚。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