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8期 第228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08-20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遇仙桥
新闻作者:文 / 图 张西棉

在陕西西安市鄠邑区北距重阳约8公里的甘河镇,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元代石拱桥。相传,王重阳曾经在此遇到钟离权和吕洞宾,受其点化,得道成仙。因此,这座桥被称为“遇仙桥”。2003年9月24日,遇仙桥及石造像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河镇是关中名镇,位于交通要道之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这里便有一条东通丰镐、西接扶眉的驿道,成为通往全国的轴心干道。在镇子东侧,有一条甘河,自南向北流过,遇仙桥原本便横跨于此河之上,故又曾被称为“甘河桥”。清朝末年,河道东移,遇仙桥废弃,逐渐被淤泥埋没地下。1999年,考古工作者将它重新清理出来,成为甘河镇的一处重要古迹。
遇仙桥呈东西走向,全长16.8米,桥宽10.5米,为三孔不等跨石拱桥。其中,中间的孔最大,跨长3.15米,高2.9米;两边的孔较小,不贯通,跨长1.85米。在桥身南北两面,有四条圆雕龙头(分水兽),分别镶嵌于两孔之间和边孔外侧,龙头下方雕刻有乌龟咬着龙的胡须,戏称“鳖咬龙胡子”。在每一个孔的上方,浮雕有瑞兽图案,两边装饰着荷花、莲蓬、牡丹和各类花卉,对称美观、构图严谨、造型古朴、形态各异。
1987年在遇仙桥旁挖掘出土的王重阳明代石雕像,村民供奉在桥畔的小庙中。石雕像栩栩如生,重阳祖师端坐正中,气宇轩昂,颇有大家风范:两个书童站立两旁,形象逼真,妙趣油然而生。
2011年6月19日,甘河村在修建村东部洪济桥时,从桥墩下又挖出一古碑。该碑青石质,身首一体,通高3.95米,碑身呈梯形;碑首为六龙攀护浮雕,中下部为圭形碑额,额内阴刻篆书大字“终南山重阳遇仙宫于真人碑”;龟座缺头。碑文主要记述了全真教洞真真人于善庆的生平、修道、演教、修建宫观等重要事迹。上款书“洞真真人于先生碑”,下款书“岁次甲寅十月三日门人……”
至于遇仙桥的具体修筑年代,暂无史料明确记载。只是在《玄门掌教真人墓志》中有云:“为彰大师仙迹,至元二十九年(1292),孙真人奉诏重修甘河重阳遇仙桥,元明善奉诏制碑文。”由此推断,遇仙桥应该是至元二十九年重修了。
据说,在遇仙桥东北曾经有遇仙宫。坐北朝南,左右对称,有山门、遇仙亭、龙虎殿、三清殿、玉皇楼、仙蛻园、墓塔林等重要建筑物。可惜,遇仙宫毁于清代,只剩下这些石碑和造像。历史的沧桑几乎让遇仙桥湮没于地下,只有石桥上精美的龙头浮雕还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遇仙桥是我省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元代石拱桥,为研究建筑史、桥梁史、宗教史提供了尤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是先代文明和智慧的活化石,需要后世竭力保护和研究学习。
 (作者供职于西安市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