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千年风云,阅沧桑变迁,守一方山水,瞰古往今来。塔最早起源于印度,自东汉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化的不断雕凿下,低矮的印度覆钵式塔,开始呈现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式塔、经幢式塔、宝箧印经塔等中国风格。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层面,它记录了一段历史,承载了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静默如斯,风雨不改。远看形如一横一竖,势如涌出之姿拔地升起,既和大地为一,又与天际为伍。站在一座古塔之下,你会想到什么?看见古塔,一砖一瓦写满历史与文明密码,既有宗教信仰的佛性之光,也有庇护一方人间烟火的尘世之美。观赏古塔,是对古人顶级审美的近距离欣赏,也是对中国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抵达。从东汉到清代,塔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形成了丰富的类型和风格。关中唐塔气宇轩昂,江南宋塔婉约秀美,塞北辽塔雄伟壮丽。富县,古为鄜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唐宋明清遗留的十余座古塔。兴建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的富县开元寺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富县最具代表性的古塔。相传唐贞观年间,大将尉迟敬德在富县做都督时监造。在富县西山半山坡上,开元寺塔古朴庄严,气韵苍茫,四十余米的高度雄踞半山,可俯瞰全城之形胜,传递独立于天地间,带着唯我独尊的神秘,千年的信仰。千百年风雨中,开元寺已毁,唯古塔巍然屹立。开元寺塔为四角楼阁式砖塔,由十三层砖叠涩出檐,塔体呈方形中空式,平直的几何线条更显端正大气,具有浓郁的唐塔造型艺术风格,现残余十一层。前些年修缮时,在塔内发现遗存的宋代手抄经卷,弥足珍贵,对研究陕北佛教文化有重大意义。唐代诗人韦庄曾曰:“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杜甫独看鄜州月,就在他踏上羌村的那一刻,却不曾想为今日鄜州文化埋下了伏笔。这方土地上的文脉、历史、人情的悲欢离合,凝固在历史的烟云里。走进古塔,沧桑印痕可见可触,千古之美可感可知,在守护与被守护中缠绕小城,千年依恋。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来说,开元寺塔不仅是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更是家乡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与乡愁。信步西山公园,驻足塔下凝望,或许见塔如面,一呼一吸,穿越时空,仿佛触摸到原汁原味的唐代,一回头吹来的便是唐朝的风。人与塔的对话,冥冥之中自有力量,宽容且慈悲,像是一场身心的净化和洗礼,如神灵附体,万言不如一默。这一默,便是千年,便是永恒! (作者供职于宜富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