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4期 第229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09-10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县城琐记
老炳子
新闻作者:文 / 张力峰

在陕西东南方向有一个叫商南的小县城,因地处商山之南而得名,又名“鹿城”,与河南和湖北三省交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县城生活期间,老炳子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名人。
他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流浪汉,显著的标志就是黑瘦的脸上长有一块很大的椭圆形黑斑,是微微凸起的那种老鼠斑。身上时常缠绑着不知从哪里捡来的花布条和塑料编织袋,甚至有时还会将这些东西裹在头上,然后疯疯癫癫地在街面上游荡。但和其他的乞讨者相比,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眼神中没有迷茫和忧郁,始终都是清亮的。
老炳子的精神不正常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因某种变故造成的,不得而知,因为从我进入县城生活到1986年离开这6年间,看到的老炳子就一个状态,也不见老,岁月在他身上仿佛是停滞的。身上总是脏脏的,头发蓬乱着,嘴里时常咿咿呀呀地唱着听不清的调调,有时手里也会拿个竹棍或是木棍,但只是用来拄着的,从未看见过他拿这去打人,哪怕他因讨吃的遭到别人的呵斥辱骂,或是被恶作剧的小孩投掷石块,他都是怯懦地走开。
老炳子大名叫什么,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甚至有人听到我这个问题,还会用看傻子一样的眼光看着我,嘴里会说:老炳子就叫老炳子呀。于是我也只能记着他叫老炳子了,至于是“炳”还是“丙”,抑或是其他同音字,我就弄不清了,但我内心里却是倾向于这样一种猜想:他父母给他取的名字里应该有一个“炳”字,而且是这个“炳”字,而不是其他同音字,因为当地叫炳星、炳银的人很多。离开商南38年之后,我终于知道了他的大名叫陈兴炳,证明我当年的猜测是对的。
在农村里待过的人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几乎每个村都会有一两个看上去有点傻傻的人。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这样的人叫做守村人或是镇灵人,是上天派下来帮助村民的,因为要守住秘密,要替村子挡灾,所以上天只能给他们不健全的智商,让他们变成这样。并说此类人一般多为前世大凶之人,死前醒悟,自愿来世三魂去一,七魄去二,镇守一方,以报前世孽债,受今世苦难,享来世齐天之福。科学的解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农村的医疗水平落后,加之近亲结婚的有很多,所以生出来畸形儿,傻子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但即使生出来是傻子,可也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来了,所以父母还是会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成人,不求孩子大富大贵,只求孩子平安一生。
就老炳子而言,我更愿意相信迷信的说法,他就是小县城的镇灵人。于生活而言,他是一个卑微的乞讨者。与生命而言,他是一个顽强的坚守者。吃的是乞讨来的百家饭,穿的是捡拾来的百家衣,但游走在街道上,人们看到的老炳子永远都是身体健康的样子。曾经有一年的冬季,我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县城影剧院的山墙拐角背风处,他盘腿而坐,面前摆放着一个破搪瓷碗和两个张着口的塑料袋,里面放着不知道是乞讨来的还是好心人施舍来的两样菜和两个馍,周围没有人,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雪或是霜,他一只手用两支细竹棍夹着吃菜,一只手拿着馍往嘴里送,一口菜就上一口馍。没有暖意的一速太阳光,透过山墙的缝隙打在他脸上,配合上他满脸的满足和惬意,那一刻,我看他就像一个骄傲的王。
有了老炳子,这县城里便会多出些故事来,因为他总是时不时会在县城里制造出一两件新闻来,让人们茶余饭后也就有了许多的谈资。老炳子的存在会让一些人感到恐惧,不仅因为他是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乞丐,可能还有他脸上长着一大块老鼠斑的原因吧。家里小孩哭闹,大人一句“你再哭我就把你送给老炳子”,孩子立马就会停止哭闹。很多年轻的妇女出门,因为会担心自己或是领着的孩子会受到这个“疯子”威胁,会对老炳子进行辱骂和驱赶。有时老炳子自己也 “犯贱”,看到漂亮的小姑娘或小媳妇,他会主动走到人家面前,两手做着划船的动作,两只脚一前一后地颠着,跳上一段年节里耍社火时才可以看到的“旱船舞”,嘴里还会咿咿呀呀地唱着,而招致来的又是一顿打骂。还有一些年轻力壮的小青年,空虚无聊时为了寻找刺激,也会打骂他,而且打他的时候,都不直接上手,而是顺手捡起身边的木棍、竹枝或是其他什么东西就上手,生怕玷污了他自己一般,脸上每次也都流露出极度嫌弃的表情。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呵呵地笑着走开,好像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开心的。也许在他的认知世界里,屈辱自己来获得别人的打骂,就是自己唯一能与人交流的方式。于是,茶余饭后总能听到老炳子今天又让某某人骂了或是打了的新闻。但是县城里上年龄的人,对他还算不错,常会拿一些吃食或是旧衣服送给老炳子,同时还会阻拦一下欺负他的那些人,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那是一个可怜人,你们欺负他干什么?”
对县城里的小孩子来说,老炳子身上永远有着让他们快乐的源泉,他们会三五成群地围着老炳子学他跳“旱船舞”,然后在老炳子佯装生气,举起手中的竹棍作势要打时,又哄笑着散去。这时的老炳子也会傻傻地跟着笑,眼神中流露出的却是善良和得意。但更多时候却是小孩散开却不离去,而是远远地站着,开始捡拾地上的石块或土坷垃扔老炳子,这种场景套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段话:县城顽童欺我为乞丐,忍能对面群辱之。公然投石砸吾身,唇焦口燥呼不得,转身离去自叹息。但我知道,老炳子内心是善良的,因为我见到过,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那个年代,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乞丐盯着老炳子手上乞讨来的馍馍时,他竟然掰了一大半递给小乞丐。
在县城,老炳子活成了一种时常让人念叨的存在,他不会影响到任何人的生活,能够看到他在街上游荡,大家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即便三五天见不到他,县城的人们生活该咋过还是咋过,但如果半个月见不到他,马上就会成为一个话题,大家会猜测他是不是病了,甚至还有人猜测他死了,于是他曾经的过往或是糗事就又会被人拿出来叙说。有一年的三月间,县城的人们有二十多天在街上都没有看到老炳子,于是很多人猜测他是没有扛过冬天被冻死了,于是关于他的“传奇”在县城人的口中一下持续了一个多月。当人们慢慢接受这个猜想时,老炳子却又在街上出现了。后来有知情人透漏,原来是省上有大领导要来县上检查工作,县上领导认为街上乞丐偏多影响形象,于是让秘书想个办法,秘书说咱们县上的乞讨者大都是临近的河南省为了应对检查偷偷运过来的,那咱们也可以用卡车把他们遣送回河南呀。于是县上领导听从了秘书的建议,将街上的乞丐收拢到一块,用车给拉回了河南。老炳子跟上带灾,虽是土著却也被拉到了河南,因为身上无钱,最后是硬生生走回来的。此事发酵到最后,就是满县城的人都在传“县上领导不是人,为了形象和政绩把老炳子欺负了”,听到传言的县上领导很委屈也很苦恼,于是发话:老炳子以后要区别对待,不要整得我里外不是人。这样,老炳子就又回到了县城人们的视野中。
而今的时代是好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老炳子是幸运的。作为县城里妇孺皆知的知名人士,老炳子于2005年被安置在了商南县富水区的一家敬老院。不久前有一次和生活在县城的朋友闲聊,他说,进入敬老院后老炳子看上去一直身体健朗,但在2015年的7月,“老炳子”曾经经历了一场生死营救,原因是在未到敬老院时他常常一日三餐不规律,胃部落下了毛病,加上没有及时治疗,从小毛病变为“老大难”,胃病复发,三天粒米未进,病痛一下子把他折磨得卧床不起。老炳子生病这事引起了县城众多人的关注,心急如焚的敬老院院长辗转几次找到了老炳子的监护人,监护人也束手无策,想着敬老院也尽了力,只有生死有命吧。院长觉得好歹也是一条命啊,就跑到县医院找医生描述了老炳子的病状,抓了药回来,一天三次端水喂药。老炳子的生命是坚强的,药吃到第五天的时候老炳子就能下床了,吃到第7天的时候,就能吃饭了。不久前听闻老炳子在几年前已经过世了,我心里生出一种莫名的惋惜。对他这个以乞讨为生的人而言,活到七十多岁已是长寿,也是奇迹。
从前听过一句话:头脑简单的人最容易获得快乐。这句话用于老炳子流浪乞讨的前半生,我深以为然。他精神不正常,也没有对社会创造出相应的价值,但作为一个生命体,他却活出了真我,这又何尝不是他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真正意义。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