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期 第230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10-29 星期二
今天是: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旬阳,安放心灵的地方
新闻作者:

  文 / 图  董邦耀
每一位在旬阳参加过“三线”襄渝铁路建设的三线学兵,大家的心灵深处都有“三线”情结,这是流淌于血液的符号,53年的岁月也难以淡忘。
旬阳的山、旬阳的河、旬阳的情谊难以忘怀。1970年至1973年8月,陕西有25800余名十六七岁的初中生,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奔赴“三线”襄渝战备铁路陕西段,与铁道兵和当地民兵,一起打隧道、架桥梁,结下兄弟情谊,铸造了陕西特有的“三线学兵精神”,在中国青运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笔。几十年弥坚如新,无论学兵身处何地,都不会忘记这种精神,也不会忘记第二故乡——旬阳,和与之并肩战斗的父老乡亲。
秦设旬关,以关置旬阳县。受秦、楚、蜀文化和明清移民的影响,形成南北兼容的文化和民风民俗,创造了汉剧、民间歌舞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汉水文化。2021年1月,设立县级旬阳市,旬阳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旬阳有当年学兵们记忆的山河。前一向,我们学兵15连的几位战友重回第二故乡,来到太极城。站在高处俯瞰,汉江和旬河在这里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江水碧绿如玉,与两岸青山相映成趣,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我们沿着江边漫步,感受着江风拂面的清凉,听着江水潺潺的流淌声,心情格外舒畅。
接着,我们驱车前往羊山生态旅游区。这里地形多变,山峦起伏,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宜人。我们沿着山间小道攀登,沿途欣赏野花野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我们登上山顶时,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让我心旷神怡。
午后来到蜀河古镇。这座古镇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街道两旁的小吃摊热闹非凡。我们又品尝了当地小吃:旬阳八大件、炕炕馍、鼓气馍、浆水面,感受旬阳的美食文化。当年,情窦初开的男学兵,借口到蜀河买牙膏、牙刷、信封、信纸,向连队请假,只为一睹蜀河供销社“大辫子”的芳容,已成工地佳话,记入三线作家们的作品里,而大辫子如今在西安带孙子。
翌日,我们参观了旬阳市博物馆,即文庙,文物丰富多样。文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供奉着孔子等先贤的牌位,让我感受到旬阳人对文化的尊崇和传承。随后,我们来到中国汉江航运博物馆,创始人、原馆长刘贵棠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热情洋溢地告诉我们:“汉江航运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内河航运博物馆,也是目前汉江流域内第一家航运博物馆,她能诞生于旬阳老城,是汉水文化的幸事;她让那些千百年来的历史过往和沧桑,在旬阳老城找到归宿。十余年来,我们往返于汉江上下,搜集文献资料两千余件,通过进一步的整理、分类,使汉江航运博物馆成为一个研究汉水文化、航运文化、文史资料的基地和地标性文化窗口。”两馆的参观使我们对旬阳历史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红军纪念馆园区。这里集中展示了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在旬阳战斗历程的革命史。我们认真观看展品和介绍,感受着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在纪念馆广场,我还看到群众自发的纪念活动,深受感动。
旬阳的景,旬阳的人,旬阳的乡亲伴我行。旬阳,永远是三线学兵安放心灵的地方。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