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下老家,被立在村头文化墙根的石磨吸引。这个曾见证时代变迁的石磨,据说因磨盘底面书有“明嘉靖二年,鲁公捐凿”的字样,不但被村委会列为乡村文化的宝藏,更为村史考证提供了典范。乡村振兴,使农村重获新生,老物件成了不老的纪念。农耕时代的犁耙铁铧、牛槽马鞍、水瓮瓷盆都成了新标志,记录时代变迁,承载乡情乡韵。石磨,这个必备的生产工具,曾扎根在几代人的记忆里。没有余粮可囤的年代,东倒西借,家家户户隔三岔五就得推磨。小时候,一听见伯父一边扛着粮食出门一边叮嘱祖母记得给磨坊的油灯添油,我就一骨碌爬起来抱住祖母死命不丢手。伯父通常套好牲口,把箩面挂放在笸箩上支稳当,陪毛驴转两圈就下地干活去了。我缩在磨坊角落的草铺里打盹,祖母不紧不慢,踮着小脚,小心翼翼,用笤帚将磨顶上的麦子朝磨眼推动,又将磨盘的麦麸轻轻围拢。她边跟着毛驴转圈,边拿小斗搓起磨口吐出的麦渣,倒回磨顶,来来回回,直到细粉磨出来。祖母将麦麸倒进箩筛箩起来,粉末就开始在她来回推动的箩下簌簌洒洒,在腾起白雾。毛驴慢慢吞吞,祖母却不得消停,一忽儿抬头看磨顶麦麸多少,一忽儿低头看箩眼是不是堵塞下得太慢,要喘着粗气“嘚嘚”呼喝毛驴,又要起身从磨盘上搓麦麸到箩里。起身、转圈、坐下,推拿、周而复始。看得厌了,我就打瞌睡,祖母便自顾自地哼曲儿,偶尔还冒出几句“十八年老了王宝钏”的唱词。我闹腾,祖母顾不上起身哄我,就给我念口婆。“扯箩箩,打面面,你舅来了吃啥饭?炸油糕,下挂面,你舅一碗我一碗……”磨坊不大,石磨支在中央。石磨由三块直径不等的同心圆组成,周围大出一些的磨盘上,支着上下两层等大的短圆柱磨扇。两层磨扇中心用铁轴心串联直接地面,上下磨扇的接面,刻有四面角度不同、辐射于圆心的纹路,磨扇上磨齿纹路清晰、规则一致、阴阳相吻、咬合密切。下磨扇固定在磨盘上,上磨扇离圆心不远处有一对拳头大的磨眼,供进料,方便粮食由此到达磨膛。上磨扇上还装有两个对称的磨杆,磨盘周围有磨唇围堰,以防粮食掉落,磨盘上还有一个小磨嘴,方便加工好的成品回收时不撒漏。推磨时利用杠杆原理将磨辊、磨杆、人(或牲畜)用绳索盘缠起来,推动上磨扇。磨扇转动时,将从磨眼流下的粮食均匀分散到磨膛的四个区域,靠磨扇的压力和摩擦力把粮食一遍遍磨成齑粉。磨齿角度不同,粮食在磨扇转动的过程中沿磨齿被运移到磨膛各区域,经碾磨再围绕磨扇圆周下流到磨盘上。在北方,石磨以磨小麦为主,也兼着一些豆子、高粱、玉米类的杂粮,还可添水,将豆子,地瓜干等磨成浆。推磨是个细发活。边推磨粉碎,边用箩筛出细粉,再把箩筛过的粉渣倒回磨顶,几次三番,直到麸皮里再也箩不出半点细粉来。民间流传的谜语“千里迢迢在眼前,石头重重不是山,雷声隆隆不下雨,雪花纷纷不觉寒”就是对推磨形象的描述。据考证,石磨的发展进化,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这一时期的磨齿才从石臼开始探索和过渡,以洼坑为主;东汉到三国为中期,是磨齿多样化发展的创新时期,开始有四面六面分区;晚期是从西晋至隋唐,是石磨发展的成熟阶段,磨齿辐射圆心,六面到八面分区,此后,便沿用性稳定发展了。与征服大自然一样,人类对食物加工的探索,也蕴含着一路创新与发展。远古时代,刀耕火种,人类赖以果腹的第一口粮食是煮了吃颗粒的,后来用石杵舂米去壳,剥去外壳的粮吃起来口感绵醇与此前大不相同。初尝劳动创新成果,人们发现了粮食颗粒越小口感越细腻、饱腹感越强、佐以果蔬,能供养众多人口的奥妙。但要舂米成粉费时又费力。相传匠人始祖公输班,在石杵压榨去壳的基础上,融通生活智慧与劳动技巧,沿袭石臼的取材,利用杠杆和机械原理,使石头摩擦力和重力同时发力,发明了推动磨杆,转动石磨将粮食碾磨成“粉”的石磨。看似简单的两块石头,融入机械原理,大大推动了人类加工粮食的步伐。工具从石杵到石磨,从把粮食捣碎、去壳、磨粉,到加工成花样面食,无不凝结着人类劳动生产和生活的智慧,精细化也使饮食文化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其实石磨这一重要的生活工具,最初并不叫“石磨”,而被称作硙(wei),汉代始称为“磨”,因此而起的劳动也便被称作“推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石磨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费时费工,单取石这第一道工序就颇费周折。制作石磨取石十分讲究,一般选用天然白砂岩或麦饭石,石材质地细腻,硬度适中,无辐射且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绿色砂岩是所有砂岩品种中耐磨程度最好的。选上好的石材,手工开凿打取,不可放炮炸取以防石材出现“内伤”影响品相和寿命。最好是一块整石,用古法劈石,将其一分为二,上下磨盘母胎一同,浑然天成,再经过锯、凿、磨等工序,千锤百凿、精打细磨,一盘石磨便完成了。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什,石磨虽取石讲究,作为重要的生活工具用量大,也便就地取材,但无论用哪种石头制作,材质最关键的三个条件是:石纹要细密,石质要坚硬,不能有石粉脱落。石磨由上下两扇和磨盘组成,一般上下磨扇要精选石坯,磨盘则不必十分讲究,结实耐用即可。虽然打制石磨大小各异,但磨扇厚度却有标准,下扇石坯厚约1.4尺,上扇约0.8尺,上下厚度不一定相同。一般家常用石磨大小不等,大的石磨,有的圆形直径2尺多,小的“手磨”也有直径6、7寸的。制作石磨所用的砂岩虽耐磨,但用久了也会钝。每每听见祖母唠叨磨子老了,牲口拉着吃力,就该“锻磨”了。“锻磨”是个技术活,一般要请走村串巷的石匠出手。但伯父擅长木工,手巧心细,干得了。他把上磨扇搬到院子里,磨口朝上,用錾子沿磨槽铲凿,把磨平了的磨槽凿深,再用锉磨圆滑。下磨扇不便搬动,就踩上磨盘,一下一下地凿、锉。锻完,重新扣回磨扇,来回磨合,石磨又回复了以前的凌厉,推起来轻松又出活。从石臼到石磨,有创新也有发展。器具由小及大,动力从人力到畜力,方式由压榨到研磨;从晋代的水磨,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利用电机驱动磨片的电磨,时代的烙印一次次刷新着劳动人民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岁月更迭,推磨已成旧事。但人类创新的脚步却没有停滞,石磨虽已作古,但那些古朴的农具所蕴含的劳动智慧却愈发弥足珍贵。源自石磨压榨粉碎原理创新而成的榨汁机、粉碎机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然而科学研究表明,石磨低温加工,食物中的有机成分不会被破坏,营养价值得以完整保留,而电磨则是铁齿轮高温加工,食材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多种营养成分的破坏和流失。于是,石磨回归本真,智慧的中国人又创造了电动石磨,既解决了动力问题,又保住了食物中的养分。健康理念的推广,使人们对石磨食品的古法制作倍加推崇,这给传统石磨制作提供了机缘。随着探矿、开凿、切割和加工技术的智能化,今天的石磨制作工人,完成一盘石磨的制作已不像从前费时费力。造型更精致、使用更便捷、动力来源更丰富的石磨衍生工具,正在极大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服务。石磨的发展守正创新,“推磨”也被赋予了坚持不懈的寓意,象征奋斗不息。(作者供职于宝鸡市秦龙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