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巴山向来是中国交通的南北大碍。长安作为古代政治经济的一个中心,也是交通的大枢纽,从巴蜀、楚地进入长安的道路虽艰难却非常重要,政治、军事的进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都要通过这些古道。古人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秦巴大山中的路网,今天的修路人继承了道路的遗产,许多国省干线道路或地方乡村道路都是原有古道的升级版本,它们共同写就了交通史上的传奇。这些道路已成为历史的坐标,标记着王朝的变迁与人世的沉浮,岁月历久,韵味深厚,道路早已沉淀为文化。翻越秦岭通往巴蜀的道路主干线,由“北四南三”七条蜀道组成,翻越秦岭由东到西依次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故道),再翻巴山,南面又接上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三条主干线;进入楚地江汉平原,则是从蓝田走武关道(商於道)。另有山岭中的间道互为联通,大的线路有连云栈道连接着陈仓道与褒斜道;子午道越过秦岭梁又分出过石泉去安康与过宁陕去汉中的两条支线;小的线路则有磻溪小谷道这种山谷间道。翻越秦岭的道路自古就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山区路网,在这些古道路网的基础上孕育出今天的交通主干线和乡村道路。如今,我们建成了翻越秦岭的三条铁路、一条高铁、五条高速公路,所有这些现代化的道路都或多或少地利用了前人探索开拓的孔道。在我们对这些古道的探索中,更多的发现浮现眼前。古人对道路选线的考量不仅在地理上用功,也在文化思想上用心。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子午道与秦直道共同构成一条南北中轴线,长安以北的子午岭、秦岭南麓的直水(池河),以及西乡的子午镇……沿用至今的地名是解读古人规划思想的一连串密码。褒斜道、陈仓道、武关道在漫长的使用中已然形成诗词文章书法的长廊。傥骆道闪退出历史舞台,湮没在深山丛林中,种种谜团已成传奇。每一条古道都似一座宝库,只要你愿意,面对它们说一声“芝麻,开门吧!”重走这些古道,对我们交通人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既在我们的经验之中,又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走在这些古道上,我们获得了与前辈的某种神交,感受着他们感受过的美妙瞬间。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