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紫溪河成了川陕分界线,而一座钢架桥却成了两岸村民的连心桥。清晨,住在小河北岸的陕西人王克超到南边去挖红薯,在桥上遇到了到北边来翻犁玉米地的四川人王永军,二人点头、微笑、挥手之间,就走过了这座横跨紫溪河,长5米、宽1.5米、高3.5米的小型钢架平板桥,各自跨省到达了对方地界的插花地里。作为陕西人的王克超,是安康市紫阳县麻柳镇水磨村的村民,三代之前和河对岸的王家本为一族。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祖祖辈辈都知道川陕两省是以紫溪河分界的,但因农户之间的家族、亲戚关系不分省界,长期互动,自然导致人口户籍、土地界畔与省界不相一致。四川那边的万源市紫溪乡柿子坝村,住着陕西的一个村民小组,即水磨村6组,共有12户人家和20亩水田、130亩耕地。除此之外,隔河相望的水磨村4组、柿子坝村2组分别有几户人家住在对方的土地上。因此,过河种地和亲友交流、人员往来,虽不被省界相阻,却因一河相隔而困难重重。冬季水涸,可以涉水过河,但高山水寒令人望而生畏;夏季水流湍急,无论大人务农、小孩上学,都有危机四伏的险情。为此,两岸村民合力而为,多次用木头搭建便桥供人过河,但时间一长,桥面不是光滑就是腐朽,既不耐用又有安全隐患。一河两岸,都有各自的县乡公路、通组公路和联户路、产业路,就因少了连接省际的跨河桥梁,两边村民才有了四季心的“过河难”。2021年初夏,紫阳县慈善协会会长金韶发听到群众反映后,当即带领副会长汪义德前去调研,二人在一河两岸走访村民、实地踏勘、征求意见,大家一致赞同修建一座钢架桥,连通两边村道。水磨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军、柿子坝村党支部书记王成军受到鼓舞,达成友好协议:各自出让土地、出工出钱,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管理,一定要把善事办善、好事办好。陕西的“慈安便民桥”修到了四川地界,让对岸的四川村民拍手叫好。这座小桥,不仅方便了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与学生上学,而且让两省边界的治安联防、社会治理、防汛救灾、生产互助有了更多的合作、更好的推进,并使村民们在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中增进互信、加深感情、实现双赢。今年春季,一桥两岸、川陕边界的两个睦邻友好村党支部协商议定,报经双边乡镇党委联审批准,成立了“边界联调党支部”,及时调处相关问题、理顺双边关系,合力推进乡村振兴。为了公平公正,由两个邻村的党支部书记依年度为序,分别担任轮值书记。水磨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国说:“今年的书记由对方担任,明年轮到我了,我已经想好了施政方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这个特殊党支部的联手、联心、联合作用,发挥得如同‘慈安便民桥’一样通达顺畅、利民利公!”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