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期 第232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12-2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建设数字路网 赋能公路高质量发展
西安市公路局探索古城公路数字化建设新路子
新闻作者: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首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案例。西安市公路局“山区普通干线公路安全运行保障及应急处置数字化应用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这是西安市公路局首次入选交通运输部的代表案例,也是陕西省唯一上榜案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当公路网与数字化发生完美碰撞后,数字路网的运用实现了民生服务更优质、交通运行更顺畅、应急保通更高效的目标。西安,作为西部地区的核心都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领头羊,需要如何建设国省普通干线公路的数字路网呢?今年,西安市公路局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坚持数字化转型核心战略,瞄准关键技术创新,聚焦束缚公路数字化发展的难点,通过构建新体系、汇聚新动能、夯实数字底座,全方位为西安公路高质量发展注动能、添活力。
以数为核 构建路网管理服务新体系
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西安市公路局统筹谋划、积极部署,以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为目标,借力交通运输部“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与安全应急数字化试点”工作的契机,持续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探索西安公路数字化管理新路子。
监测设施更完善。以提高路网运行监测能力为导向,统筹养护工程、信息化项目和专项试点,持续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运行监测设施建设。经逐年完善,普通国省道监测设施密度大幅提升,达到4.3公里/处。
监测手段更多样。以高危边坡、自然灾害、事故多发、易拥堵和关键桥梁隧道等为重点,增设气象监测、边坡灾害和桥梁健康监测、河道水位和积雪结冰监测等设施,构建公路全要素动态感知网络,拓展数据应用,全面提升路网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
体制机制更创新。通过交通运输部试点项目,与西安市气象局、长安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跨部门合作机制,有效减少建设成本,实现公路行业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
调度体系更高效。优化完善省市县三级调度模式,探索路网运行监测大数据和气象北斗卫星、相控阵组网雷达数据的深度融合应用,提升路网智能感知、决策、调度和服务能力。
以数为擎 激活智能养护新动能
当前,开展公路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升级,是公路交通领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西安市公路局将“数字化”融入到智慧养管中,将“会养”变“慧养”,公路养护质效发生加“数”蝶变。
开发养护质量“随手拍”和养护巡查监督应用,建立完善养护质量和巡查频次监督机制;在巡查车辆加装GPS和车载监控,保证巡查频次和里程覆盖率,推进治污减霾和扬尘治理工作高效开展;开发综合移动终端,实现预警信息推送、路网视频查询、巡查监管统计等等功能;利用AI巡检及CICS多功能路况检测车开展路况调查,提高路面病害巡查效率,让有限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联合陕西省公路局共同编制省级地方标准《公路灾害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建设数字化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建立公路应急物资管理应用系统,实现物资和机械出入库动态管理、移动端一键扫码便捷式查询、物资和队伍调拨“一键通”。
建设智慧服务区,推进服务设施数字化,增设新能源充电桩,开通“西安路网”公路慢直播,及时发布实时公路路况信息和出行服务信息,打造公路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以数为媒 夯实数字底座基础支撑力
今年,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在部、省推进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新形势下,西安市公路局用创新思维筑牢数字技术底座,扎实有序推进公路科技创新工作。
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深度参与建设西安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与协同调度平台,实现路网事件和公路交通数据资源云上汇聚、数据互通,形成城市应急体系“一盘棋”。
运用BIM技术构建210国道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山区公路资产可视化、数字化管理。联合长安大学研发基于视频AI技术的公路崩塌落石瞬时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公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效能。进一步扩展部试点项目应用,在108国道周至山区段开展公路气象融合监测能力试点提升项目。全面开展市内公路、桥梁运行隐患排查和自动化监测工作,根据风险等级,构建全市“公路综合风险一张图”,实现风险智能感知、提前预警、高效处置的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及应用可视化研究”“山区公路自然灾害数字化应急关键技术”“普通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处置技术与装备研究”等省厅科研项目,行业软实力建设成果丰硕,为推动公路养护管理提质升级,赋能经济效益持续贡献西安力量。
 文 / 安立广  罗倩  张蕊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