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9、10月份,沿着宝鸡农村公路前行,一路上便会看到许多喜人场景:一辆辆满载水果蔬菜的货运车飞驰而过,把宝鸡特产销往五湖四海;一趟趟旅游班车奔驰而来,让天南海北的游人尽揽宝鸡农村新景;一处处公路驿站洋溢着欢声笑语,各地司机朋友在此小聚畅聊……这些农村公路上的新变化,正是宝鸡市大力发展建设农村公路的生动缩影。项目建设忙 道路换新颜“现在用的是新材料,画好后两分钟就干了,可以正常行车。农村公路修得这么好,咱更要把配合工作做好,让农村公路更美。”前不久,正在凤翔区西灵路上画路面标线的施工人员赵师傅说。前段时间,凤翔区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实施了西灵路改建工程项目,该项目起点位于城关镇西古城村刘家村、终点位于灵山景区接景区水泥路,途经2镇7村,项目建设里程共14.499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目前,西灵路改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建成后的西灵公路,将成为凤翔区西府大道和西凤大道之后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西灵路改建工程只是凤翔区今年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一项。今年,凤翔区还实施了通村公路完善工程,主要对农村公路进行加宽并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该项目共投资405万元,涉及公路里程17公里,已于6月10日完工。此外,区上还实施了油路改造、路面病害修复、混凝土路肩硬化、完善安防设施等项目,涉及柳林镇、城关镇、陈村镇、范家寨镇、彪角镇等5个镇21个行政村,实施里程29公里,预算总投资840万元,并于8月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步履不停”的项目建设,让凤翔区的农村公路越来越宽、越来越美,更为凤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凤翔区将继续按照“空间布路、需求开路、节点拓路”思路,以实施交通强区"1249"工程为主线,坚持“加大投入建设好,多措并举管理好,创新机制养护好,完善配套运营好”原则,全力推动“交通强区”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公路驿站美 司机享关爱“跑长途肯定辛苦么,想休息时只能窝在车里歇一会,但是现在好了,农村公路沿线有好多公路驿站,冬天能倒上一杯热水,夏天能歇歇脚,手机充电器、应急医药包啥都有,可真算得上我们司机在路上的‘家’了。”在眉县河营路公路驿站,司机师傅王军利一脸笑容地说。农村公路上的公路驿站承担着过往司机朋友的临休、补给等功能,是农村公路的重要配套设施,它被广大司机亲切地称为“司机之家”。在宝鸡市,说起公路驿站,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起眉县河营路公路驿站。该驿站位于全省最美农村公路——眉县河营路金渠镇宁渠村路段,建筑面积925平方米。2023年以来,按照“阵地共建、功能共融、服务共享”的思路,驿站在原有设施基础上,面向货车司机群体,投资建设了洗漱区、休息区,增添了洗澡、洗衣、简餐加工等设施设备,拓展了驿站的服务功能,为长年在外奔波的货车司机打造了幸福驿站和温馨港湾。特别是猕猴桃大量上市的季节,驿站可以给外地来拉运果品的货车司机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和关爱。去年4月份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接纳服务车辆近2000辆。今年年初,眉县河营路公路驿站顺利通过宝鸡市总工会、宝鸡市交通运输局联合验收,被授予宝鸡市“司机之家”,成为美丽农村公路服务人民群众的新亮点,更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据了解,近年来眉县积极提升县域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打造了以河营路“司机之家”为代表的7个司机之家,实现了县域内主要农村公路全覆盖,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了便捷高效、安全舒心的通行条件和服务举措,也为“交通+旅游”“交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管养工作实 道路更通畅“巡查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我们每个养护员只负责一公里左右的路段,这样大家天天都能巡查好几回,不仅路面卫生能得到保证,一旦发现病害等问题,我们还会及时上报,保证道路安全畅通。”宝鸡高新区千河镇王家崖村道路养护志愿者史小凡说。千河镇东临陈仓区千渭街道,西临蟠龙新区,南临渭河,北临凤翔区长青镇,处于宝鸡市四区交汇之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该镇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坚持“四有”,即有组织机构,成立千河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建设完成“一院一室一库”,统筹全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有队伍,全镇13个村分别成立13支60余人的养护队伍;有制度,印发《千河镇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公路养护具体内容及标准;有保障,为迅速开展工作,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为各村及时配发了公路养护物资及劳保用品。在农村公路管护具体工作中,为了明确责任,镇上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每条路段养护责任明确到村到人,确保养护道路不脱轨。同时,各村按照考评办法坚持做到日巡查、月检查、季讲评工作制度,扎实推进公路养护日常化、常态化、规范化。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建是基础,管、养是关键。千河镇只是宝鸡市农村公路养护的一个缩影。为重点解决好通村公路在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谁来管、如何管、经费从哪里来等问题,2018年,宝鸡市建立了“1+7”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将通村公路、小型水利、农村公厕、农村幸福院、卫生室、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七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整合事务、整合资金纳入统一管理。2021年,宝鸡市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和《宝鸡市通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等10个公用设施管理办法,将“1+7”管护机制提升为“1+10”管护机制,拓展管护领域,将通村公路、农村电力设施、环卫设施等公益性资产全部纳入管护范围,采取行业监管与镇村管理相结合、政府补贴与地方自筹相结合、行政主导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护到位、制度保障的体制机制。通村公路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推行常态化养护,实现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的目标,宝鸡市农村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路率从2018年的18.9%提升到了48.2%,路面技术状况、路况水平、服务能力逐年提升。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24〕1881号),公布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宝鸡市《探索建立“1+10”管护机制破解通村公路养护管理难题》入选“管好”篇典型案例。“四好农村路”已走过十年历程。十年来,宝鸡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非凡成就。《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已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农村公路事业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站在新起点,宝鸡市正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让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