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诗云: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如今时代更迭,科技更新,物理的距离早已无法阻挡回家的脚步,我们可以选择各种交通回家,甚至可以视频“云回家”,但依然没有什么比亲自踏上这片土地,去感受故土的温暖更吸引人的。我的老家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古称隆虑,几经更名换辖,最终于1994年撤县立市,定命林州市。虽然她的名字略显陌生,但她有一群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的儿女们,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名叫红旗渠。早年的林县,因为太行山隆起,地形破碎,山体坚硬,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曾长期处于缺水缺粮的状态,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的林县儿女就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九年,出动30万人次,自带工具口粮,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全长1500千米的红旗渠。它的建成不仅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更凿出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如今的红旗渠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精神长城之一,曾被多位国家领导人着重强调。身为她的儿女,每次靠近它,满腔都是自豪和骄傲。我是一个喜欢山水的女孩,一直以为不过是大山的孩子,天性使然而已,直到在一部关于太行山的记录片里才得知,八百里太行竟是把风光最秀美的一段留给了林州,林虑山被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太行大峡谷更是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江三峡等共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难怪再见什么“一线天”,“三九桃花开”的景致都觉得似曾相识,原来皆是“故人之姿”。新时代背景下,太行山的青山绿水,也称为了林州市的“金山银山”,陡峭的山崖成了极限运动爱好者的打卡地,奇异诡谲的峡谷成了驴友的探险圣地,亦成了这座小县城的新生命。俗语道: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尽管我已在他乡成家立业,但对故土的热爱,历久弥新。不管千万里,不管身处何方,我知道我的故乡是我的来处,是我灵魂的归处。 (作者供职于兴平西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