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往昔的琐碎与平凡,留下一道道或深或浅的辙印。站在岁月的渡口,回望这一年的时光,好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那些在工地上奔波的日子、在采访中聆听的故事、在培训里汲取的知识,以及在生活中感悟的美好,如同一帧帧电影画面,在眼前缓缓放映。这一年,记不清多少次踏上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工地,爬护坡下河道、走进钢筋加工厂、来到桥箱梁预制厂,深入大小隧道或特长隧道掘进的掌子面,又到架桥机的尽头……我穿梭在忙碌的建设者中间,他们身着沾满泥浆的工作服或反光背心,头上戴着安全帽,脸上洋溢着质朴而坚定的笑容。那一双双粗糙的大手,在钢筋与水泥间舞动,用奉献和坚守在大山深处铺筑起一条高速公路的雏形,正向着远方无限延伸舒展。我用相机定格下建设者各种施工中精彩的瞬间和质朴的表情,每一张照片都诉说着一个无声的故事。这些照片,不仅仅是影像的记录,更是对劳动精神的致敬与礼赞。在与他们的交谈采访中,我聆听到了无数动人的故事。有桥梁桩基施工的夫妻组合、有一家3口同在一个工地的钢筋工李章文、有工地旁居住的百岁夫妻年龄加一起有203岁……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但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炽热的光芒。更有一线项目管理人员的父亲病重无法陪伴床前、孩子半夜发烧却给媳妇帮不上忙的辛酸事。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记忆的深处,成为我笔下文字的源泉。当一篇篇文章写就发表,不仅记录下了一条高速公路建设的点滴,传递了工地的最美声音,讲述了建设者的奋斗与拼搏精神。年末编辑年度新闻宣传报道剪辑册的过程,则像是一场对过去的深情回顾。我仔细整理着每一篇文章、每一张照片,那些曾经的采访场景、写作时的绞尽脑汁、照片拍摄时的灵感乍现,都一一涌上心头。剪辑册不仅是建设成果的展示,更是对高速公路建设历程的真实记录。这一年,变化也悄然降临。年底迎来了工作单位的调整。离开熟悉的环境,心中难免泛起一丝不舍与眷恋。但我深知,人生就像一场航行,每一次转舵都是为了驶向更广阔的海洋。在新的单位,我迅速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和团队氛围,学习到同事们带来的更多工作经验和思维方式,让我如沐春风,继续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是这一年中永不熄灭的灯塔。有幸参加了几场收获颇丰的培训学习,每一次培训都如同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尤其是在全国交通文化品牌大会上,领略到了交通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一条路、一座桥梁,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的纽带。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连接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挖掘交通背后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交通文化品牌,让交通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亮丽名片。无人机飞行技术的培训,更为新闻宣传工作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当操控的无人机缓缓升空,俯瞰着大地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层峦的山谷、广袤的田野、蜿蜒的河流、大桥越河飞架尽收眼底,那种视野的开阔和震撼不觉陶醉其中。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素材,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领略到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和环境。工作之余,我在生活的怀抱中寻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开始探究生活美学的意义,它如同一位温柔的导师,引领我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欣赏一朵盛开的鲜花、品味一杯香醇的咖啡、聆听一首悠扬的音乐,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活智慧和美好情感。闲暇时光,在茶香袅袅中,感受宁静与淡泊。从茶叶的选择到泡茶的细腻讲究,再到品茶的悠然自得,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场与心灵的对话。阅读与写作,始终是我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书的海洋里,我与古圣先贤对话,与中外名著相伴。那些文字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世界,让我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份清醒与独立。写作则是我情感的宣泄口,我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与思考。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心灵的足迹,见证着我的成长与蜕变。这一年,有欢笑,有收获,有成长,有蜕变。在变化中学会适应,在学习中收获进步,在工作中实现价值,在生活中领悟美好。这一年的经历,如同一场心灵的旅行,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旅行记忆和满满的收获,继续踏上新征程,迎接新挑战,愿新的一年更加精彩。 (作者供职于陕西洛卢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