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3期 第232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4-12-3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北京情怀
新闻作者:


文 / 图  李 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已至年终。回顾过去一年,最深刻的事情便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上实现了去北京的愿望。
北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我曾无数次渴望亲身感受北京的魅力,然而,现实总是充满了无奈。或是因为经济的拮据,让我对旅行的费用望而却步;或是由于时间的紧迫,使我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这一愿望。但我从未放弃心中向往,一直在等待着那个合适的时机。或许这便是作为中国人心中的一份执念吧。终于,在孩子一声声“妈妈,我想去北京”的话语刺激下,下定决心做攻略,带着她和她的书本去一探首都北京的奥秘。
毋庸置疑第一站来到天安门,广场上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照亮着每个旅行者的心。当我置身于宏伟宽阔的天安门广场时,仰望着屹立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瞻仰毛主席那慈祥而亲切的面容时,看着被太阳照得金光闪闪的天安门城楼时,内心无比激动,这一瞬间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庄严厚重和国家的繁荣伟大。体会到了人们常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没有来到天安门,没有亲眼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红旗飘曳,就很难去感同身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句话的重量。
由于时间原因只观看了下午的降旗仪式,没有看到升旗仪式,是遗憾也是给自己再来一次的机会。看着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一想着现在站的地方是伟人曾走过的地方,内心就充满了自豪和骄傲。等到傍晚天安门城楼灯火通明,游客们或驻足观看或拍照留念,我也提前约了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瞬间,希望能将这份心动永远保存下来。老公也不禁感慨道,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小小年纪就来到父母几十年才到达的地方。我也告诉孩子,天安门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的象征。在历史的长河里,它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明白父母的感受,但这一刻课本里的画面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我相信此刻她的内心也是无比幸福的。这一年、这一次终于也圆满了我的心向往之。
 (作者供职于潼关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