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4期 第232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1-03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日子无言,但刻画了所有变迁
新闻作者:


文 / 杜会琴
这个岁末,得益于几年来自学国画的积累,有了用自制一本日历来迎接新年的可能,于是,从12月初就开始着手,经过了20多天的全方位筹备,终于赶在月末之前完成了12页1套的2025年日历,当未来的每个日子被以七天一排安排到画页的一角,那原本只是一株花的画面立即像被赋予了灵魂一样变得神圣了起来,这种感觉真的令我吃惊又欣喜,我反复比较着没有写上数字月历的那一张画作和已经写好了一个月从1号到30号或者31号的那一张的不同,深感它们之前绝不只是有和没有那几排数字的不同,而是一种如何走过那一个个数字所代表的日子背后,关于生活态度的深邃命题。
2025年是乙巳蛇年,它和过去的无数年一样,也是12个月365天,对于眼下而言,它们还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未来。我在写下它们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如同给自己未来一年的时间排兵布阵一样严谨。但同时脑子里闪现的却是2024年相对应的那些日子里,我在干什么?我的生活里都发生了什么?对人类而言,只有走过的路才能汇集到记忆的河流里,而没有经历的日子永远只能是向往和期待。无数个记忆构成了现在,而无数个未来又支撑着现在。虽然“不确定”是未来的本质。但任何的未来又都是从今天开始的,这是未来的另一个重要本质。
刚刚挥别的2024年对于我和我的家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三月份送别了90高龄的婆母,她寿终正寝的离去方式令人敬佩,这个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平凡女性一生生养了6个儿女,经历了新旧中国的巨大变迁,和绝大多数的母亲一样,为了家庭和丈夫儿女们一直在奉献自己,她无怨无悔的付出因为是发自真心所以绝不拧巴,因为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所以异常节俭,对旧物的珍视甚至有点叫人匪夷所思,然而老年以后不管跟哪个孩子一块生活,她却都能够处之泰然,秘诀就是绝不参与孩子们的任何决策,凡事都做到“没意见”,这其中肯定有装聋作哑的成分,但谁又能否认她作为一个长辈的智慧呢?在年届九十的高龄,如果还坚持事事都来个“我认为,我觉得”,那不知道要诞生出多少家庭矛盾和冲突呢。她到最后都没有失能失智,体面有尊严地把自己活成了一尊活佛,生动演绎了“不内耗”地活着对于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2024年的另一个重要事情就是女儿的出嫁,我和老公都是不喜欢繁文缛节的人,也希望孩子的婚礼不要太拘泥于传统。我的女儿女婿都是有主见的孩子,在婚礼筹备之初,我们就定下了“一切以孩子的愿望为主,大人只是帮忙和参与”的总原则,在其后婚礼的整个流程里,两个孩子为我们完美呈现了一场“三无婚礼”(无迎娶,无伴娘伴郎,无主持人)。婚礼当天,两个孩子自己手持话筒站在精心布置的台子上,面对到场的亲友真诚道出了对婚姻家庭的理解和对父母的感谢,他们大胆地摈弃了一切传统婚礼的固定仪式,以自己的理解实现了对自己婚礼的把控,获得了无数同龄人的羡慕。我们做父母的简直轻松到不敢相信,整个过程没有受累操心,也没有迎来送往,更不用担心车辆安全等迎娶的细节,只开开心心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和蜕变。事后回想,仍然深感“选择和坚持”的重要性,因为在过程中,有很多人提议不要太简单、不要太另类之类。人活在人群里,若要事事从众,时时怕别人非议,那这一场婚礼多少都要有一些在“别人眼里接地气”的环节,我们无非就是做一些调整,但,真的有必要吗?别人对孩子婚礼的认识和理解和我有啥关系呢?我庆幸我和老公在无数个热心人的建议下还是选择了最初的最简单的方案。
人都是语言和行为的综合体,不管贫富贵贱,时间对你都是公平的,一年就给你那么多天,作为一个平凡的个体规划不了那么远的事情,那就规划好当下的事情。都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懂了很多道理都算不上开始,去做才是真正的第一步。一切美好的根源,都在于你做好了自己该做能做的事。
日子虽循环往复但总是首尾相连,年末岁首,既是终点也是开端,不管处于哪个节点,过好今天都是关键,今天把该做的事做完,做得比昨天更好。爱、知识、智慧都是无穷的,每个人都是雕刻家,关键在于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光阴里打磨自己,雕刻更好的自己。
面对新的一年,不寄予什么期待,也不制定什么计划,只希望自己不要偷懒,慢慢累积,相信时间的力量。日日站在自制的日历前咀嚼一下今天的感悟,在坚持中收获进步的欣喜,在一个又一个目标达成中,打磨出更好的自己。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