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韩 敏忘了是去年还是前年,网上流行一种由AI生成的恶搞视频。我大致还记得一两个:威尔史密斯怪模怪样地吃面条,还有巨石强森大口大口吃石头。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些视频怪异极了,从头到尾都散发着粗制滥造的感觉。当时网上对AI的评论多以嘲讽为主,许多梗图都源于AI离谱或傻憨憨的行为。那时的AI甚至连狗和猫也分不清。谁要是提起“AI引领人类文明进步”之类的说法,那一定是失心疯了。可DeepSeek一经发布,就像春风一夜吹绿江南岸,整个社会不知不觉间进入了AI时代。仅仅过去一年,AI制作的视频已近乎以假乱真。我们在网络上刷到的短视频,有些画面匪夷所思,若不看下方的AI提示,甚至分不清真假。如果说视频、图片尚可勉强通过人眼分辨,文章领域则堪称重灾区。输入大量文字资料后,AI运用文字炉火纯青,普通文人需长期练习和阅读才能达到的境界,AI只需十几秒便能写出数千字同等水平的文章,且引经据典、妙笔生花,丝毫不逊于名家手笔。当代文字工作者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竟有这样一个“同事”与自己同台竞技。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抛下一些东西,也会增添一些东西。我们或许正经历一场无声的变革,新时代中,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AI共处。前段时间,我也不甘落后,尝试使用AI视频软件。操作比想象的更简单:输入想要的效果,系统自动生成视频;若不满意,还可反复修改。作为“甲方”,我终于找到一个不会偷懒、不会埋怨、满足所有无理要求的“乙方”。看着轻易完成的视频,我惊讶之余也有些好奇:若一年时间AI能进步至此,未来的它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回想AI初入视野时的种种不成熟,幼稚、可笑,简直像极了人类的婴儿时期。婴儿不也是这般茫然望着世界,对一切手足无措吗?但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更快。从牙牙学语到独立行走、思维活跃,再到独当一面,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AI似乎也是如此。现阶段的它正疯狂吸取人类提供的养分,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不难想象,假以时日,AI将成为一棵参天巨树,而人类届时便能倚靠它遮风避雨。还记得书本上用“能否使用工具”定义人类。人类作为凌驾于其他生物的智能物种,对工具的运用再熟悉不过。即便未来AI再像人,它终究是我们手中的工具。因此,现阶段我们更应多接触新技术、多使用,方能在新时代降临时,不被时代的马车抛下。 (作者供职于富平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