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6期 第234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3-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我和AI较劲的日子
新闻作者:

  文 / 马 骐
一位做视频自媒体的朋友和我“失联”了。
以前但凡他有了好素材,就迫不及待地和我分享,然后便央求我:“哥,文案是视频的灵魂,给兄弟铸个魂呗!”朋友的语调,恳切而狡黠、卑微但笃定,因为他深知我技痒难耐的秉性。接下来的日子,我殚精竭虑,在暗无天日的精神囚笼中痛并快乐着。憋出文案,朋友心有灵犀地完成了后期,我们就在“子期遇伯牙”的欣喜中,共同陶醉个把月。
最近,朋友的账号不断更新,作品视角更为独特,画面更加唯美,文案更有了一种诗化的人文气息,但这些作品从未邀请我参与!我给迅速涨粉的朋友发了条私信:“伯牙鼓琴,子期移情矣!”朋友没有回复,但在一个寒冷的雪夜,提着红西凤、卤猪蹄登门拜访,身披寒风、面带得色:“哥,AI时代到了,咱们的春天来了!”
那一夜,西凤喝上了头,猪蹄啃得我牙龈肿痛。朋友如数家珍地大谈DeepSeek、Kimi、豆包、腾讯元宝……把图生视频、AI写作吹得天花乱坠:“哥,最近的作品都是AI做的。以后只需把精力用在选题和基础素材上,给AI下个指令就把活儿干了!咱哥俩就等着涨粉带货、变现数钱吧!”
看着质朴憨直的“宝鸡贾樟柯”变成了精明油滑的网红大V,我忍着牙痛揶揄道:“你的春天来了,我的冬天到了!”朋友对我的意兴阑珊浑然不觉:“还得是哥呀!这句话就是个好题材,我回去就做一部!”
酒尽人散,愁绪微醺。AI时代,伯牙有了流水线,子期不就失业了?我的脑海冒出了狄更斯的牢骚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于是,我打开电脑,想写一首中年人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词聊以自慰。枯坐半夜,艰难成文,最终长按删除键,删尽了这堆无病呻吟、辞藻堆砌的文字。一杯渐凉的单枞香茶入喉,脑子却清醒起来:何不浅尝AI,找茬批判一下这位“抢饭碗”的无形对手?
一番操作,一通指令,一夜未眠。指定个词牌、设定个内容、限定个情绪,各路AI便在数秒之内生成了一首首意蕴幽美、文字凝练、格律工整、古意盎然的词作。而这些产品,穷我毕生功力,竟然难以企及!我不由悲叹: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成千古佳话;今有AI秒成文章,可批量输出……
还是不服,上难度!于是我把苏东坡、范仲淹、黄庭坚乃至李煜、纳兰性德这些名字输入进去,要求分别以他们的风格写作。绝望,更加绝望!AI们头头是道地分析了每一位大师的写作风格,然后像模像样地生成了以假乱真的高仿新诗!合上电脑,我点起了一根烟,心境如同窗外的夜色般苍凉。
AI初体验,令人惊艳甚至迷失。但反复“喂食”之后,一种反刍般的索然无味油然而生。AI写作节省脑力、语言古雅,艺术表现手法绚丽华美,尤其擅长写景抒怀,把霜鬓、羁旅、晓风、暮雨之类情景交融的国风元素用到极致,也把“诗庄词媚”的“媚”字表现到了极致。但它们达不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豪迈,写不出“将军白发征夫泪”的雄浑悲凉,缺少了“我是人间惆怅客”的凄清婉约,更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滋味,终究是浮于表象物象、难寻意象心相。
索性,我把正在让自己焦头烂额的工作报告交给了AI,生成的文字是一堆堆的数字、一段段的总结、一句句的口号,通篇弥漫着无可救药的发散思维,生硬而油腻。于是,我的技术焦虑引发了深度思考:AI写作很有用,催生了人人有作品的全新时代。但模块化的机械写作缺少灵魂,难以表达深层次的情感、触动心底的共鸣。人工写作很艰难,但它饱含着作者最真实的体验、最独特的审美、最严肃的思考。艰难更显价值,不完美才有个性!于是我提笔写道:AI时代,还是让我做个老古董吧!
我把自己土得掉渣、最接地气的短篇小说改成了剧本,发给了朋友。正在为获奖作品的版权问题走程序的朋友立刻回了电话,语气里是纯纯的恳切和笃定:“哥,这个真好!以后,你还是给咱扎扎实实写,我给咱老老实实拍!” (作者供职于宝鸡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