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8期 第234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4-04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第一版 下一版 >
激活道班“细胞” 畅通农村公路“脉络”
陇县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大力开展道班建设
新闻作者:


作为农村公路的守护者,公路道班承担着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应急抢修和交通保障工作,畅通了农村公路脉络,为乡村的发展保驾护航。近几年,陇县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秉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道班建设,吸引人、留住人、稳队伍,让农村公路最小“细胞”焕发生命活力,助推农村公路全面发展。
截至2024年底,陇县农路中心管养的公路里程421.521公里,其中新增省道3条104.866公里,县道4条172.4公里,乡道144.255公里,设置7个道班,养护人员57名。
优化线路 精简队伍
推行“大道班”
近年来,陇县经过多轮县乡公路提升改造项目,农村公路无论从路况质量、防护能力、绿化美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任务重点从以往的病害处置转移到了日常保洁。陇县农路中心结合养管工作实际,优化线路布局,在2024年年初将原13个道班合并为7个道班,实行了一条路一个“大道班”的养护模式。在人员聘用上严把年龄关口,要求道班养护人员年龄小于60周岁,原来60周岁以上的道工转入社保领取退休工资,不再续签劳动合同,解决了养护人员老龄化和人员年龄偏大上路作业安全问题。同时,全面提高队员劳动报酬,工资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工龄工资三部分构成,加上养老保险、农村合疗、人身意外、工伤保险等配套措施,让青壮年劳动力有了留下来的可能性。通过一年来的试行,养护质量没有受到改制的较大影响,山区县常年养护的模式没有改变,增资加薪解决了基层道班用人荒、招人难的问题,基层道班得到了极大的稳定。
科技赋能 高效作业
提升“机械化”
班队合并、人员精简,人均养护里程增加,是2024年养护工作需要解决的矛盾。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需要,陇县农路中心下大气力从提升养护机械化程度上寻找突破口,年初积极向县局请示报告,投资27万元购买了几台双排轻卡,截至2024年底7个道班全部配上了汽车,告别了养护生产长期使用拖拉机、农用车的时代,基层道班日常养护的安全性、机动性得到了改观。投资15万元购买了一台道路除尘吹风机,仅道路吹扫一项,一个台班可双向作业50公里以上,代替一个7人道班三天工作量,既提高了工效,也降低了道班人员劳动强度,让职工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安全巡查和隐患治理中去。投资3万元购置了全自动融雪剂抛撒机,提高了冬季农村公路应急保畅能力和工效。投资6万元给现有的护栏清洗车加装了除雪铲,弥补了除雪机械不足的问题。通过养护机械的增加投入,养护效率大幅提升。
夫唱妇随、相互扶持
共建“夫妻班”
陇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大部分道班设置在偏远镇村,班长是一个班队的主心骨、生产任务完成的带头人,他们抛家舍业,顾不上一家老小。为解决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慢慢地班长将妻子、孩子带到了道班驻地,妻子成为养路队员、道班灶夫,以多重身份全力支持着班长丈夫的工作,新上路保家河道班班长赵六亿二十多年如一日,带着妻子上路,孩子在驻地上学,亲身践行着当初加入养护队伍时许下的“以路为业、以队为家”誓言。陇清路石岭道班班长卢刚,现年31岁,也把妻子带到了班队赓续了传统,为共同事业努力前行。目前,全县七个道班七个“夫妻班”,成为陇县农村公路独具特色的靓点,“夫妻班”对加强基层道班建设、稳定一线养护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感关怀 改善环境
增强归属感
基层道班是落实养护生产任务的最末梢,是保障安全运行的最前沿。提升改善道班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道班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加强基层道班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陇县农路中心不断加大队房改造力度,利用养护工程项目,配套日常养护费,逐年提升改造道班办公用房,各班配上了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电,拉上无线网络、电视信号,安装太阳能卫浴,队员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同时,给长期坚持下来的班长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开展每年一次的体检,给全体养护队员报销农村合疗,办理工伤意外保险,队员的自身安全得到了保障。逢年过节,中心都会安排管理人员上门慰问养路队员,特别是已经退休、年老体弱的队员,送去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全体人员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文 / 张 玮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