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 涛今年以来,镇巴公路段紧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科学谋划、精心布局,明确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八个抓落实”工作法,组织实施“六个专项行动”,打好全年“八项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干线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持续发力,强化组织体系规范建设。镇巴公路段党支部以系统性思维推进组织体系规范化建设,聚焦架构优化、制度完善、流程规范、能力提升,着力构建程序清晰、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执行,紧扣党业融合,抓细抓实支委会议和党员大会的议题、议程审定工作,确保会议高效开展。在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的基础上,以突出实用性为目标,按季度组织支部委员及优秀骨干党员讲授党课、分享工作方法,季度听取党员履职和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常态开展党性分析。把年度组织生活会问题整改贯彻全年,问题清单上墙公示,整改进度定期晾晒,整改成效综合评议,确保各项工作见行见效。聚焦单位全面建设实际,抓牢“第一议题”落实,加强党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确保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切实达到真信笃行。久久为功,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镇巴公路段党支部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以系统思维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通过机制共融、载体共建、队伍共育,推动党建与业务从“物理叠加”向“化学融合”转变,凝聚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围绕“迎国评”中心工作,结合镇巴养管实际,深入组织开展党建+精细化养护行动;聚焦安全生产,持续固化“1名党员+N名段落网格员”的1+N道路安全网格队伍建设;围绕路产保护,大力开展党建+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党员先锋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创建工作,以党员示范岗为“点”、党员先锋队为“线”、党员责任区为“面”,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岗队区”整体创建格局,一体推进高品质“党员示范路”创建工作。持之以恒,深化联建共建工作机制。镇巴公路段党支部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理念,以联建共建为纽带,从机制完善、领域拓展、效能提升三向发力,推动合作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联动”升级,从“短期结对”向“长效共赢”深化。持续加大同属地政府、公安交警、交通、安全、水利、自然资源、涉路军、企以及驻地工程项目部的党建联建,打破体制围墙,推动联建共建向多维度、多层次延伸,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作网络,以互动展示、内外联动的方式,推动高质量党建与全域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整合资源,固化路地“口袋公园”共建经验,以古道文化同现代公路传承为切入点,将地方文化和公路文化有机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设施,赋能干线公路发展的同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耕细作,推进党建品牌塑造升级。镇巴公路段党支部围绕市公路局“党旗辉映、天汉路美”党建品牌,立足自身“镇道坦途”党建子品牌实际,以“精准定位、系统培训、多维传播、长效运营”为路径,推动党建品牌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跃升,从“区域一点”向“全域亮点”跨越,实现品牌价值与治理效能“双提升”。固化提升抓制度促规范、抓融合促发展、抓活动促成效、抓引领促提升的“四抓四促”工作法,引入“三单”联动方式(任务清单明职定责,构建责任可视化体系;进度清单动态晾晒,打造过程透明化机制;成绩清单多维综评,健全考评刚性化制度)破题解难,把现有党建品牌擦得更亮,使其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创造价值的硬核力量。精准施策,保障人才队伍接续有力。镇巴公路段党支部坚持全链条发力,持续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聚焦人才梯队断层、创新动能不足等痛点,以实施精准化策略、搭建多元化平台等方式为破题点,积极做好优秀青年推优入党工作,推动人才队伍“量质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打破“重使用轻培养”惯性,实施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开展青年职工墩苗行动,把新入职的青年职工向养护生产、工程建设、乡村振兴一线倾斜,通过“向下扎根”的方式提升其综合能力,为未来“向上成长”蓄力。组织青年职工到项目一线进行跟班学习,了解掌握新技能、新技术,为其充电蓄能。开展青年轮值策划活动,划分单元小组牵头,围绕中心工作设定活动主题,按季度组织开展,活动成效同年度考核、青年干部使用挂钩;优化导师帮带机制,采取“季度座谈+工作复盘”模式,做好青年成长“问诊”。设立青年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激发团队活力。常抓不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镇巴公路段党支部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从思想固本、监督提效、文化浸润等多方面发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创新廉政教育载体,开展廉洁家书和家庭助廉座谈等活动,将监督延伸到八小时外。强化以案为戒、以案促改,以身边典型案例警醒身边人,强化震慑效果。加强干部作风整顿,推动以文化人、以廉润心,让崇廉尚洁蔚然成风。做细做实巡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倒逼压茬推进,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责任落实的强大动力,为圆满收官“十四五”规划,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