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9期 第234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25-04-0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漫谈守规矩
新闻作者:


文 / 袁朝庆
守规矩,对每个人而言,就如同呼吸一般自然而又不可或缺。从蹒跚学步时父母的叮咛,到校园里老师的教诲,再到职场上的规范,规矩如影随形。小时候,因不守规矩没少挨父母的打,那些红红的印记,是规矩在我生命中留下的最初烙印。上学后,学校的规章制度、课堂纪律,无一不是规矩的体现。参加工作,入职培训更是将各种规矩讲得清清楚楚。规矩,贯穿了我们生活的始终。
守规矩是社会的基石,是文明的标志。它维护着社会的秩序,保障着大众的利益。对个人而言,守规矩是基本的教养,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守规矩,我们才能尊重他人,才能被社会接纳。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西汉时期,匈奴屡屡南侵,朝廷设立三个军营拱卫京师。汉文帝为了慰问将士,亲自前往军营。前两个军营彩旗招展,列队欢迎,而周亚夫的细柳营却紧闭营门。守门将士禀告说军中规矩如此,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汉文帝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对周亚夫的守规矩大加褒奖。这种对规矩的坚守,体现了对军纪的尊重,也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守规矩之路并非坦途。多年前,我为单位跑项目审批,按部就班准备材料,却在办事科室遭遇拖延。历经波折,最终在上级干预下才完成审批。还有同学在官场中因不懂“潜规则”而多年原地踏步,甚至差点被误导走上歪路。这些经历让我明白,规矩有三种:明文规定的党纪国法、政策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等,长期沉淀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等,以及权力异化的“潜规则”。前两者是社会的保障,而后者则是对规矩的扭曲。
生活中,一些人对明规视而不见,却对“潜规则”驾轻就熟,但也总有人脚踏实地,坚守真正的规矩,最终拥有无穷的力量。正如程颐所说:“要敢为天下先。”但这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盲目地打破规矩,而是在遵循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和突破。泰戈尔也指出:“那些仅仅循规蹈矩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而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规矩,而是要在尊重规矩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发展。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虽然说过,“规则,是用来被打破的”,但他所打破的是那些阻碍创新和发展的不合理规则,而不是社会的基本秩序和道德准则。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明辨真假规矩。中国一直遵守国际规则,却被美国以霸权主义的“规矩”指责。这也让我们明白,不能被虚假的“规矩”迷惑。我们要坚守真正的规矩,不被“潜规则”左右。
守规矩,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只有坚守规矩,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这是我们的选择,也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供职于安康市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